+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中国文明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当服务“精神小康”

时间:2016-06-12 浏览量: 作者:胡文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如果说自然科学的任务是“知其然”,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就应该是“知其所以然”。发达的自然科学能够促进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能够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因此,仅仅达到“物质小康”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只有让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也能够达到小康水平,才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覆盖的领域要全面”的要求。而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引领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勇立潮头,直面信仰危机的挑战。

  “信仰”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有则风靡一时的段子是这么说的:欧美最宏伟的建筑是教堂,那里存放着他们信仰的博爱、自由、平等;日本最奢华的建筑是学校,那里存放着他们信仰的知识、技术、进取;而中国最宏伟的建筑无非是政府大楼、银行,那里存放着他们信仰的金钱和权力。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种论调不过是两百多年前那句“中国人没有信仰,如果说有那就是做官”的翻版。这种认知虽则充满了偏见,可放眼当下之中国,判断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仍然绕不开金钱和地位。所以,相比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精神文化领域的变革天然具有滞后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任重道远、时不我待。

  “土地财政”甚嚣尘上的背景下,不少的民俗、古建和各种传统文化符号正在迅速消逝,这种不知足、不知耻、无所敬畏的风气在不断蚕食着我们的精神领地,也在肆意破坏着整个社会生态和人类生存的土壤,“投机、利己”俨然成为从商人、官员到知识分子趋同的处世原则,甚至有人认为这样下去只能造就越来越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社会风气由社会精英来引领,知识分子无疑是精英中的良心,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无疑是精英中的精英,习近平“两个不可替代”的论断无疑将希望寄托在了这个群体之上。充当“价值引领”角色,实现“精神小康”目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仁不让。

  “精神小康”的价值取向,至少应当包涵知足、利他、有所敬畏等追求标高。“争取你个人的自由就是为国家挣自由,争取你个人的人格就是为国家挣人格……”穿越历史的迷雾,胡适之先生关于“做合格公民”的论述言犹在耳,为劳苦大众寻求“精神自由”指明了方向。其后不久,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的新民学会应运而生。即便是到了“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作新民”、做合格公民之追求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价值取向也是不谋而合的。在这个过程中,执政党作为领导主体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得倾听底层声音,人民群众作为建设主体和国家的主人要想“人人出彩”就得“人人出力、人人出智”。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群体,尤其是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自己能够做到担当、奉献、忠诚谋公,并以此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好,更应当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主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献计出力,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锐意进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千方百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思想营养,想方设法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民族复兴的“精神之钙”,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精神小康”提供智库支撑,进而用生生不息的中国智慧贡献全人类的发展,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熠熠生辉!(胡文江 汉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