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聚焦 > 正文

谢伟锋:学校小卖部不能抢了食堂的“饭碗”

时间:2016-03-14 浏览量: 作者:谢伟锋

  近日,一张广西南宁三中小卖部经营权竞拍现场图在网上疯传,引人注目的是173万元/年的成交价。有网友算账,“扣除假期和周末,每天要将近4万元的营业额才能保本。”据悉,该校确实委托南宁威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对小卖部进行公开竞价招租,但目前还未签约。(3月13日《京华时报》)
  
  南宁三中校园内一家小卖部经营权竞拍到年租金173万元,有人惊呼这是“天价”,也有人担心小卖部会不会沦为学校的“摇钱树”。
  
  围观者的出发点,要么是被高企的价格所“震”到,要么是越俎代庖地替学生们操心。然而,这个小卖部年租金是经过多轮竞拍得来,中标人显然自有分寸。他如何回本,怎样盈利,无需大家杞人忧天,也不必揣着“会不会挣学生的黑心钱”这样的强迫症心理。
  
  小卖部在食药监局、工商部门以及校方等诸多监管之下,很难“灯下黑”。再说,公开竟拍是好事,和私下承包相比,高下立见。况且,我们也不能忽略学生及家长对自身权益保护的主观能动性。
  
  在新闻图片中,可以看到事件主角是“二食堂小卖部”在拍卖经营权。校园食堂和小卖部,两者的服务对象和模式高度重合,都要针对学生的嘴巴和肚子。不过,食堂毕竟是校园饮食说一不二的主体,而小卖部应该算是“有效补充”。但有时候,情况却有喧宾夺主的尴尬。
  
  有些中小学校在教学楼、实验楼等基础建设上很见规模,却在后勤保障上捉襟见肘,集中体现中食堂拥挤不堪,菜品口味不敢恭维。在封闭式管理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很自然地就在小卖部里寻找“安慰”。南宁市一家连锁超市的管理人员就说到“一个学校小卖部的火腿肠销量比一个大超市的还要多。”由此可见,学生们用脚投了食堂的票,也就造成了小卖部的门庭若市。而当小卖部因此聚集出高人气之后,门槛身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曾有人建议,要从根本上取缔掉学校小卖部,这种做法显然矫枉过正。毕竟,由校方监管的小卖部,能有效杜绝掉校外垃圾食品和流动商贩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但,小卖部应该突出自身的“小”。它如果奇货可居了,只能说是抢了学校食堂的“饭碗”。学校食堂应当拿出打造“阳光厨房”的魄力来,把饮食口味当成功课来做。如此,学生们也不会对小卖部“念念不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