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聚焦 > 正文

白毅鹏:学生身份是“我”和教育评论写作的纽带

时间:2016-01-23 浏览量: 作者:白毅鹏

    对“我”而言,从注册红网论坛账号开始,再到一步步参加红网大学生评论大赛,中间的收获良多。而执着地坚持在教育话题上发声,则来自于“我”的学生身份。因为是学生身份,所以“我”更愿提起笔,扬抑教育时事,我手写我心;因为深处教育的“产业链”,所以“我”常会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在有意无意中真情流露;因为这个学生身份,“我”会听到对教育的牢骚、埋怨、不满,也会在这些人云亦云的看法中,选择回应,作出批驳、同意抑或沉默。
    在教育评论中,学生身份的“我”,是一个参与者的形象,在关乎教育的舆论场内,“我”会时不时的成为评论文本中的对象。也正是如此,无论事件的发生是切肤之痛、置身其中,还是遥远的简讯带来的一个评论由头,“我”都会有一种近似的现场感、真切感,在评论教案里,这被称为是“经验”,而经验也恰恰是评论创作者的灵感来源,一切评论观点皆备于经验。同时,这种感觉,会带着对教育体制的体验,还有学生群体身份发出的声声慨叹,融入到“我”教育评论写作中,一旦一个事实新闻跳出来,那些带着真情实感、经验体会的价值判断,早就在哪里守株待兔,蓄势待发。
    学生身份所附属的经验,如对教育体制的微观体验,让“我”明白事件发生的单纯、偶然、独立的表面背后,有着错综复杂、暗流涌动的关系博弈,这使“我”下笔谨慎,三缄其口,而不是大扣帽子,乱泼教育体制的脏水;再如,学生身份的便利使然,让一些在报道中很难出现的假、恶、丑,还原并作用于创作者的个人体验上,在这样基础上做出的价值判断,更多的不是虚拟、推理和凌空蹈虚的,反而有着现实的血肉丰满,有的放矢;还有,学生,和教育一线的直接接触,得到的信息更为鲜活,一些是非曲直可能就是伪事实、假判断,而一些看似无解的情法冲突、矛盾纠葛,也更容易在一个解决、商议、探讨的空间中达到中和,择善而处、向好求解。正是这些经验,形成“我”和教育评论写作的纽带,让“我”提笔之时欲罢不能、论证中间欲语不休、绵绵不绝。
    在操刀教育评论的作者中间,有居庙堂之高的政策制定者、有教育层级下的管理者、有为教育秉命立身的执行者、也有处江湖之远、为教育奔走疾呼的社会意见建设者,还有教育的主体对象——“我”和“我们”。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有对教育的发言权,可能时鲜,也可能陈旧,而置身其中的“我”,一名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学生,在掌握发言权的同时,也部分的掌握知情权。当触及教育评论时,“我们”便努力的在教育阵地前放哨、听风、把脉问诊,言论天地之广,“我”旨在于一份对教育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观点守候、现实期归!
    在写作评论的这几个月里里,“我”从有切身体会的教育评论入手,一点点把评论写作规范化。在把想法付诸于教育评论的写作过程中,这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内时,“我”尝试着去客观公正、理性温和,在妥协中建设,在解构中重构。这一点,无论是观点的声震寰宇,还是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我”都在努力做到问心无愧、有始有终。教育评论,让“我”在不断的码字中,去逃避谎言、回避偏激、言语争锋针尖对麦芒,“我”逐渐学会了表达,按常识表达,按该怎样表达去表达。如此,即使不能为教育言论、教育大厦添砖加瓦,也能在常识稀薄的观点市场中独善其身,这未尝不是一种消极式的努力,为的是积极健康地履行自我思考责任!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