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聚焦 > 正文

张翼:国际论文被撤"伤脸" 评价机制缺血伤"心"

时间:2015-11-19 浏览量: 作者:

2012121907445094970

国际科技论文被视为一国科研实力的象征。然而,今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社撤销43篇论文,41篇来自中国。8月,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回64篇论文,绝大部分来自中国。10月,拥有《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撤销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百余篇国际论文轮番被撤,刺痛着中国学术界的颜面和神经。随着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被撤论文作者单位进行的调查,一条代写、代投、伪造同行评审的国际论文“一条龙”服务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11月12日新华网)

只要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和“存心欺骗”的观察家,一定可以注意到中国科技论文无论是数量和质量,在国际上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就像公允的国际观察家应该注意到,近年来中国科技实力、创新能力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而不断攀升。上月底,已经有媒体引述了爱思唯尔总裁的话指出,中国论文被撤稿,“没想象的那么严重”,且在绝对数量上升的情况下,撤稿数量有所增长也在合理范围内。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再讨论近几个月来,英德美等国际期刊对中国科技论文集中撤稿,尤其是针对其中“同行评议涉嫌造假”的病灶,就可能更平和公道一些。

人们往往记得“生产决定消费”的教条,却忘记了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就像那个其实早就存在、“尽人皆知”的国际论文代写、代投、伪造同行评审的“一条龙服务灰色产业链”一样,就像被王乃彦院士一语道破的“天机”——“有些外国杂志就是靠着中国投稿人的投稿费养活的”。当即便癌症手术经验丰富、临床数据大量积累,可是在现有的科研评价体制之下,唯论文是举、“唯SCI论文数量”的固定的评价套路促逼之下,想要评职称而存在英语水平不行和同行评议缺乏的“高大夫”不就只能成为那条产业链源源不断、前赴后继的能量补给梯队成员么?

这种分析,当然不是模仿“一篇文章改变世界”的论调,说釜底抽薪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却也只是临空高蹈而不接地气。这里其实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并没有被理顺的科技实践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如何成为时代进步、民生改善、个体幸福的第一推动力?无非就是科学家的获得感和科技人员的荣誉感、科技同行的归属感能得到切实保障,尤其是科学家共同体和同行评议在基于学术、为了学术、学术为人民的基本伦理上,建构起来一种经得起检验和阳光从各角度投射的氛围和秩序来。一旦隔行如隔山、理论和临床的科研人员,都在以论文尤其是国际刊物发表论文数量来论职定称,这场面和表情绝对是不好看的。

与当初“造导弹的不入卖茶叶蛋的”或真或假的传说一样,今天各个领域、不同年龄、不同层级的科技人员,尽管在经济收入上可能有了大幅度的“飞一般”的提升,但是,在其专业表达的自信力、学术钻研的自由度和学界同行的协作力上,还是有诸多不可回避的难言之隐。通过此次国际论文集中被撤事件,与其局限于学术自律、科学诚信和科技道德以及自上而下行政治理的角度去做敲打之举,似乎都不如让包括被撤稿的作者和那些赚代笔钱的“海归”们以及科技界大咖、“工匠”们,一起就“中国特质的科技评价体系”吐露衷肠、平心论道,来得更有效用一些。

管理方案的选择,同样是可以在管理学路径依赖的角度上去做学术讨论的。中国科技成果中,撇去其实已经比肩国际行列的论文成果,就从已经转化成上天入地、电子机械、百姓日用等各领域的现实成果而言,早就足够建立起国际科技竞争力了,而自给自足又开放认同的学术发表和评价平台搭建的自信力更已水到渠成,为什么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国外学术同行“添麻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