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作者 > 杨宏斌 > 正文

杨宏斌:“撞脸”图片缘何被“打脸”

时间:2017-03-13 浏览量: 作者:杨宏斌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科教文化、抗洪救灾、高温高热等新闻作品频见媒体,应该说,这类题材作品中不乏优秀佳作,给人赏心悦目、经久难忘的印象,起到了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传递温暖和彰显人性力量等传播效应。面对同类热点题材,拍摄者多了,可能会在表现方式、拍摄角度、主体烘托等方面有些相似,遗憾的是,各地媒体在报道这些题材的影像中,竟然或多或少出现视觉雷同、场景相似、人物动作重复等千孔一面的“撞脸”之作,以致于不少媒体编辑恳求摄影师“少拍儿童、“少拍喊口号”、“少拍大长腿”以及“少拍人组字”等。 
“撞脸”图片影响题材主题的发掘和深化,既给摄影师带来摄影创作上更多的“负面清单”,也使读者产生视觉阅读疲劳和不快,让人看罢如鲠在喉,食之无味。其具体表现在:科教文化题材方面,摄影师尤喜聚焦暑期孩童在图书馆或书店看书、体育馆锻炼或教育机构培优等画面;抗洪救灾题材方面,摄影师爱拍官兵跳进洪水、背沙袋跑、大堤睡觉,或握拳宣誓的画面;高温高热题材方面,摄影师钟情于表现建筑工人顶阳施工,交通民警冒汗值勤,电力工人架线保障,长腿美女大街清凉装……我们还常见这样熟悉的图片,国庆节来了,就有“十一”或“国庆”字形;建军节来了,就有“八一”字形;毕业季来了,就有“毕业”字形……等等,诸如此类“撞脸”图,不胜枚举。
苏珊·桑塔格说,影像愈是笼统,发挥作用的可能性愈小。如果单从画面形式感以及契合主题而言,这类“撞脸”图拍起来确实容易,不仅雅俗共赏,而且也因做的是好事,大家乐见发表。如果是规定动作还可以理解,但若是摄影师自觉的创作行为,则会走进题材自戕的误区。一方面,摄影师对现代新闻摄影表现手段和传播理念的固步自封,守成过多而开拓不力,极易导致创作萎缩退化;另一方面,摄影师在创作中“偷工减料”、力图“多快好省”,因投入精力和时间不足,致其作品年年唱“四季歌”,月月见“老面孔”。同时,摄影师在创作中缺乏批判性思维、鲜明个性和大胆创新突破精神,容易陷入集体无意识和随大流思维之中,所拍图片当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图片“撞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摄影师在创作理念和职业道德精神上的“撞脸”,具体而言,就是题材研究不深不广,作风浮躁深入不细,表现方式方法简单粗糙、人云我云等等。这些“撞脸”作品既浪费摄影师时间精力,又占据版面和网页,还给读者带来视觉信息“垃圾”,无疑是给摄影师本人“打脸”。其实,解决图片报道“撞脸”问题有很多路径可循,表现科教文化主题,我们能否绕开孩子,多关注科研活动、科研成果、科研实践和科普知识;表现抗洪救灾主题,能否少些作秀,多些精神张扬、士气如虹、众志成城,或表现高科技新技术成决战洪水、抗灾救灾的主力军;表现高温高热主题,能否深入到特殊人群和特殊环境中表现特殊的职业、责任和人性?
总言之,要想影像不“撞脸”,就得真正深入时代之中,人民之中,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敢于直面摄影创作的不足,积极拓展题材属性,以创新稳健之力,创作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红笔”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