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作者 > 零距离 > 正文

零距离:教育者当坚持有教无类

时间:2016-12-28 浏览量: 作者:零距离

在学校里,人们往往潜意识当中会把学生人为地进行区分,比如有的是某个老师授课的学生,有的是某个系的学生,还有的属于某个部门管理、某学生组织的学生等等。教育的公平在于公平的教育,而这种对学生的人为划分恰恰将教育对象进行了无意义的分割,于是就造成了是“你的”学生你就管,不是“你的”学生就不闻不问,教育不公的现象也就见惯不怪了。
事实上,对于一所学校的教师而言,只要对方是本校的注册学生,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甚至是慕名而来“蹭课”的“准学生”,我们都应当对他们一视同仁。尤其是那些顶着本校身份的学生,他们在校外留下的任何痕迹都有可能反映这所学校的社会形象。因此,无论作为一名教师,还是学校的职工,以及服务管理人员,都应当无差别地对本校学生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关爱。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接受服务者,一旦这些学生被人为戴上更多具体的身份,教育者的服务质量、态度和动力往往会因此打折扣。比如,有的老师虽然发现教室的垃圾成堆却还安然上课,有的老师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气时却熟视无睹,甚至动不动让学生“叫你的老师来”,此时此刻,作为师者我们是不是已经失去了教育的担当和服务的责任呢?
“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只有抛弃狭隘的人为区分,坚持有教无类,做到不偏私、不逢迎,才能让教育真正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作者: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