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威评论>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权威评论 > 正文

邓为:如何“听懂”网民关切?

时间:2016-05-20 浏览量: 作者:邓为

  今年五月,网上热点排浪式出现。在公安部门工作的朋友疑惑:和颐酒店事件中,网民骂我们抓卖淫不力,雷洋事件中,网民又批评我们不应该浪费警力去管嫖娼,搞不懂网民究竟在想什么。在卫计部门工作的朋友迷惘:说要发展民营医院是网民,说要取谛也是网民。在教育部门工作的朋友更是抱怨:高考减招是误解,反复解释,为什么网民不买账?

  应该说,当下各地各单位的确重视网络舆情,也的确在认真听取网络民意,大多数也做到了迅速回应网民关切。但是,在热点舆情的众声喧哗中,网民关心的究竟是什么?领导干部不是听不进,而是听不太懂。因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各个社会阶层切身的利益诉求就隐藏在那些转发、吐槽和恶搞中。和颐酒店的女性遇袭,不是恶性命案,为什么迅速刷屏,因为这事传递的是我们每个人在公共场所的人生安全没有保障的不安;雷洋事件中,激起的是所有个体对执法人员这一国家机器是否会恣意行使暴力的警惕;高考的任何风吹草动,不仅牵动着考生家长敏感的神经,更会引发对如何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思考。还有,所有的医疗热点中,大家对生命安全的共同焦虑。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只有“听懂”网民关切,才能真正了解民意,才能形成对话。如何“听懂”?以下四种姿态可作参考:

  一是站正了听。如果老是站在部门工作的角度,老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回避矛盾的想法,那我们既不愿听懂,也不想听懂网上民意,因为网民真正的关切都事涉各项改革的深化,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都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以敷衍过去的。兼听则明,只有认真分析网上表达中的不同利益诉求,才能站在公正的角度,有的放矢地回应关切。

  二是蹲下来听。不能要求每个网民都有领导干部的全局思维,有开会讲话的严谨表达,有共产党员的先优意识,普通网民小鸡肚肠,不能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大家有误解,有牢骚很正常,关键是领导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设身处地才有同理心,只有视线高度一致才能平等对话,高高在上,很难听清。

  三是耐心地听。热点舆情处于动态中,出现剧情反转很正常,网络舆论场具有“无影灯”效应,而且自带对冲机制,具有内生的自净功能,真相假不了,所以我们不要害怕一时的误会,只要用真诚的态度去倾听去对话,一定会赢得网民的理解。

  四是轻松地听。在网上,谁先生气,谁就输了。我们要警惕在网络热点事件中别有用心的人操控舆论,但更要淡定坦然,不要动则讲斗争哲学,不能一听见不同意见就删堵封,更不能随意给网民贴上敌对势力的标签。对有些误解,网来网去,网言网语地轻松回应,反而“四两拨千斤”。

  互联网时代,听懂网民关切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用心去听,一定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