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姜虎成:关于“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的问题

时间:2018-12-29 浏览量: 作者:

在时评文中,表达问题,或者陈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一针见血。遮遮掩掩的或者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评论,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所谓“文章的影响力”,就是能够推动问题的实质性解决,或者用深刻的观念,或者思想,去干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那么,一个文人的价值和作用(包括学者、评论家、作家、诗人,包括影视剧创作者等)就在于用有观念性、有思想性的文章,去启迪和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或者发展(包括问题的实质性解决)而不是单纯地沉湎于“花前月下”,或者“诗情画意”的诗意之中。
当前的文艺界有个特别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不敢提出“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包括“问题导向”的思维习惯也在减弱,或者放低姿态)种问题性质是很严重的。拿着国家的俸禄,去迎合,或者吟哦那些不痛不痒的东西,甚至于为非文化性教养的东西而淡化,或者消解主流价值。
单纯停留在文学和艺术的文化概念上,是不能够指望他们“国”的,更别指望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以为现在是和平的“风花雪月”的年代,或者“诗情画意”的年代,就不用做批判性思维的思考,或者思想的反思和反省。殊不知,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去解决,包括反映和反馈出来。
任何时代,无论是开明盛世的和平时代,还是战火纷飞的战乱时代,都不能离开“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包括时事评论)。我国大学体系,或者体制的教育,或者教学要加强和夯实大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思考思想的能力和习惯。如果我国整体性的国民“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一旦养成,不仅利于自己,也利于整个国家和民族。
然而,我国当前的舆论口径(包括文学和艺术界),现在淡化了,甚至于“闭口”“批判性思维”的文章表述,这样的预兆是很危险的。因此,我们的舆论倾向(包括文学和艺术批评领域的舆论倾向)都要把这个问题等同于“日常生活”来看待。
另外,在对待名人名著,包括所谓经典著作,都要严格地区分“敬畏”与“批判”这两个词语。敬而畏惧,只会形成井底之蛙的思维定势。敬而不畏,才有可能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进而达到创新的认知能力。但是,一切敬畏,或者批判的观念都必须建立在理性逻辑思维的基础上。
故此,一切以汉语言,或文字为载体的评奖活动(包括国家级的各种新闻性的评奖活动和文学性的评奖活动,学术性文本评奖活动),要把汉语的基本语法特征,以及遣词造句的逻辑性,还有标点符号的使用的准确性,纳入评奖过程中的细节规则标准。
任何忽略了上述的原则和标准,即便是因为各种际遇偶然,或者侥幸地获得了某种奖项,也不能构成所谓国家级的奖项。我们在认知和理解此类奖项的时候,要综合上述的要素来判断。对于国家级的各类语言,或文字类的奖项,要严苛要求,绝不可以等闲视之,并形成以讹传讹的非文化教养的状况
(红笔:姜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