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评资讯>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评资讯 > 正文

【湖北日报】他在山村小学建起了“科学殿堂”

时间:2023-06-19 浏览量: 作者:

  

在偏远的乡村教学点                

几位50多岁的教师                
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上课                
小小的教学点开设了机器人创客                
智慧美育等多门特色课程                
乡村孩子们的作品飞出大山                
在上海展出                
学校有了云教室、                
有了智能刷脸阅读区                
全校7名老师有2人获得国家级表彰                
180多名山里娃走进大学校园                
……                

                                                
图片                                                 

                                                
这里                
就是位于鄂西北丹江口市的                
龙山镇彭家沟小学                
龙山镇位于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腹地                
学校所在地彭家沟村                
三面环水,一面靠山                
是一座半岛村落                
是龙山最偏远的村庄                

                                                
校长彭玉生燃烧青春27年                
智慧播撒在这片土地上                
只为照亮库区村小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图片

  

“彭老师是库区孩子的摆渡人”                 


彭玉生出生在一个偏远山村

1996年师范毕业后

他放弃进城的机会

回到大山里

他说

“我的命运因知识而得到了改变,

我希望用知识

去改变更多山里孩子的命运。”


从1958年丹江大坝开建

到2007年再次实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村民们几经搬迁

几次重新谋生

彭玉生说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是对移民们最好的补偿。”


图片


二十多年来

彭玉生坚持带领老师们家访

1999年秋季开学

班上的同学小琴没有到校

彭玉生决定上门去找

第一次去,门紧锁

第二次去

家长说孩子已到十堰给人家做保姆了

第三次去

小琴父女二人正在地里干农活

彭玉生二话没说

拿起工具就帮着干

天快黑了,她父亲说

“明天早上送她到学校去。”


图片


第二天

彭玉生早早等候

小琴却没来学校

于是,他第四次踏进小琴的家门

这次他的态度十分坚决

必须亲自将学生

连同被子、书包带回学校

小琴的父亲终于向他吐露了苦衷

家里实在没有钱

还指望她帮忙干活

让她弟弟上学

彭玉生心一“横”

坚定地说

“小琴的学费、生活费全包在我身上,

不让家里拿一分钱。”

就这样

小琴重新回到了学校


这一举动,他坚持了一年又一年

他走遍了库区的山山水水

访遍了每一户学生家庭

行程达3万多公里

他用自己的收入

资助过40多名学生

成功劝返面临失学学生50多人

没有一个学生辍学



在村里,他不仅是个文化人

还是国家政策的宣传员

他把库区移民政策、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助学贷款等惠民政策

传进了千家万户



“库区村小也有机器人课”

图片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科学兴趣、

好奇心和创造力养成的关键期

作为科学老师

彭玉生因地制宜把科学课题

搬到了雨后的山坡、夜晚的操场

农民的地里、村民的加工房

孩子们用平板识植物、看星图

摸土壤、看蚯蚓

观庄稼、看马达


图片


为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做”中学与“创”中学

不断提升孩子们的

发现力、实现力、呈现力

彭玉生就地取材开展“自制玩具研究”

捡起碎瓦片做陀螺

摘下扁豆夹做口哨

捡起废纸折飞车


当他了解到创客教育时

他想方设法

联系到了华中科技大学

募集了10套萝卜头机器人

他带着老师们一起钻研

开起了创客课程

孩子们在操场上搭积木、玩编程


图片


目前,学校还开设有平板编程、

智能汽车、航空航模等特色课程

创客课程成为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助推器”

学生的科学素养大幅提升

省电教馆工作人员参观时感慨地说

“没想到这么偏远的的教学点,

竟然有机器人课程!”



“这里的孩子都会写诗”                
图片                                                 


如何让库区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

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收获优质的教育成效?

彭玉生不断更新理念

努力为师生搭建舞台

让老师和孩子们走到舞台的中央

成为教育的主角


他的课程可以开设在校园

可以开设在村庄

甚至是学校边上的稻田里

孩子的老师很多

可以是水稻

也可以是天上飞的云


图片


彭玉生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很特别

“不唯分数唯成长。”

彭家沟小学的孩子们

都有一本“成长银行存折”

存折的“存款”

可以是不爱笑的娃娃

更爱笑爱说了

爱画画的娃娃

美术越画越好

写诗的孩子

写出了大家没看到的小细节

……


图片


孩子们会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

走进大山写下村里的

蝴蝶、橙子、麦田的小诗

跟着数学老师从山的这边跑到那边

去体验往返问题

跟着美术老师,走进自然

画一画丰收的金丝皇菊

跟着音乐老师

齐排坐在山顶

拿着石片、树叶、沙壶

自编自唱属于他们的歌

跟着劳动老师带着烧烤架

一起在户外开展一次烧烤节

孩子们还自己创办了诗歌社团

每一个孩子都写出属于自己的诗


土地是小花的家

橘子树是知了的家

石板是蜈蚣的家

我的肚子是肉包子的家

妈妈的心是我的家

这是二年级段欣怡写的《家》


彭玉生说

“孩子们在校园里,

不仅是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

做一个快乐的人、成长的人,

能与自己、他人、自然

友好相处的人。”



“激发每一位老师的潜能

                                                



让人人成为主角

为人人提供舞台

学校组建了“成长共同体”

建起了“打卡圈”

通过师徒结对

青蓝工程等共伴成长的路径

激发每一位老师的潜能


学校经费再紧张

作为校长

彭玉生优先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

人人都有机会外出学习


近几年来

老师们先后争取到去北京、上海、

南京、武汉等地学习培训的机会

全校每一位老师都有一门特色课程

大家带着孩子们学编程、

做PBL项目式学习、做阅读……

就连50多岁的教师也能利用平板去上课

学校里的老师说

“只要有他在,我们就心安。”


传播知识,传承文化

彭家沟小学教学点的老师

在校长彭玉生的带领下

努力成为荆楚群星中一颗颗闪亮的星

照亮每一名库区孩子的人生路


图片






图片




来源: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

编发:郭文婕、吴晓琴

审核:谢斌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