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日,一个注定与众不同的日子——我的十八岁生日,这与汉江师范学院的军训奇妙地碰撞在了一起。这个生日没有华丽的派对,却有着迷彩绿的衬托、战友的祝福和一场特别的成长礼。清晨的阳光透过宿舍的窗帘,我便收到了室友们第一声"生日快乐"。虽然只是简单的祝福,却让这个军训的早晨格外温馨。更让我惊喜的是,爸爸妈妈不仅给我送上了生日祝福,还给我发了大大的红包,这些关怀让我一整天都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中。上午的训...
军训第七日的阳光依旧炽烈,但训练场上却多了一抹醒目的红色。那是红十字会的旗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向我们这群身着迷彩服的新生诉说着另一种形式的坚守。两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带来了人体模型和急救箱。他们不教我们正步,而是教我们如何打开生命的通道。老师的话语朴实无华:“今天学习的不是如何走得更整齐,而是如何在关键时刻为他人多争取一分钟,一秒钟。”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了解红十字会的基本工作。原来,那些白衣...
大学开学季,汉江师范学院的萌新们为期两周的军训告一段落,学校将“音乐思政课”和“体能军事训练”相结合,搭建临时医务室为同学加油、休整提供方便……今年的军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同学们都有着顽强的意志,极少有人请假。偶尔遇到阴雨,学校也会有计划地开展室内教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组织观看九一八事变抗战纪录片。老兵的伤疤、亲历者的口述、失去亲人的悲痛无不诉说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恶。警醒这我们青年一...
当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语你融通”志愿推普小组的镜头,定格下藏族牧民质朴的笑容——“我家的牦牛品质好”,一声用普通话表达的自信宣告洋溢在脸上;当昌都藏族青年目光坚定地说出“普通话让我敢闯更敢拼”,眼中闪烁的不只是希望,更是通向广阔天地的勇气。这场跨越千里的藏区推普行动,早已超越单纯的语言教学。它是高校学子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践写就的“行走的思政课”,更是青年力量促进民族交融、赋能乡村...
清晨微光漫过操场,为列队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这光芒,恰似当代青年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也呼应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年回响。当军训号角划破长空,一曲属于新时代的奋进交响正式奏响,召唤着每一位学子以坚定步履,走向与国家同频共振的未来。对大学生而言,军训从来不是简单的体能训练,而是踏入象牙塔后的第一堂“必修课”——一堂关乎意志锤炼、意识觉醒的成长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
所谓开拓,就是沿着前人未竟的路径,走出更辽阔的远方——这条路上,从无现成的坦途。林间听细雨,山中吹微风。十堰以绵绵秋雨欢迎着初来乍到的我们,同时为我们解决了往年军训的最大“烦恼”——烈日。在此之前,总觉得“军训”二字不过是字典里的名词。直到站军姿时,后颈被阳光晒得发烫,膝盖因久立开始发颤,汗水顺着下颌滴进衣领,像细小的针轻轻扎着皮肤——我才领悟:真正的考验,从不在身体的承受极限,而在心灵的坚守...
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刻起,我就怀着紧张又期盼的心情,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冀,准备迎接自己的大学第一课——军训。哨声撕开晨雾时,天还浸着淡青。攥着褶皱的迷彩服往身上套,扣子总错着位,我们又偷偷把它扣好。列队站在操场,晨光从教学楼顶漫下来,落在脸上,每个人的影子被拉得纤长。教官的口令像颗石子掷进安静的湖面,“立正”两个字让细碎的声响瞬间敛去。我盯着前一个人的后颈,那里沾着细密的汗,随着呼吸轻轻起伏。站...
九一八这天,我们迎来了军训途中的“小阅兵”。当哨声在蒙蒙雨雾中响起,我们身着迷彩服列队操场时,教官突然沉默了三分钟。风声掠过,只有树叶沙沙作响。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脚下的土地与94年前那声爆炸的震颤,重叠在了一起。军训原来是大学新生锤炼体魄的普通训练,而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却让这场训练有了更深的意义。踢正步时,耳畔仿佛回响着东北军民抗击侵略者的呐喊;跑步时,急促的脚步声似在叩问着我们对历史的...
晨光熹微,我们再次集结于操场。应急救护知识尚在脑海中回荡,今天便要迎接正步与齐步转换的严苛训练。一动一静,一柔一刚,这两日的军训仿佛刻意安排了这样的课程顺序,让我在生命的脆弱与纪律的刚强之间,体会到了某种深意的平衡。应急救护学习中,我的手指第一次触摸到人体模型的脉搏点位,学习如何为他人争取一线生机。那一刻,训练场不再是简单的操场,而成为了生命教育的课堂。老师讲解心肺复苏的节奏——“每分钟100-120...
作为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专业的学生,我目前在贵州师范大学参与联合培养。这段跨校学习时光里,最令我难忘的是近期参与的柏拉图对话录《斐多篇》(Phaedo)读书会。它不仅让我沉浸式走进古希腊哲学经典,更让我深刻体会到这类原典研读活动对思政专业素养培育的独特价值,助我跳出了“依赖课本解读”的原典学习误区。这场以“读-译-思-辩”为核心流程的活动,不仅让我读懂《斐洞》中苏格拉底关于灵魂与真理的思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