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州一名老师的课堂教学视频走红网络,其融合夸张肢体表达与硬核知识的独特授课方式,经新华社转发后,引发全国网友热议点赞。视频中的这名老师名叫李锋,是柳州市景行小学本部2025(2)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11月17日上午,在该校教学楼二楼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李锋老师。对于视频走红并被新华社关注,李老师表示确实有些意外。(11月17日南国今报)柳州景行小学教师李锋的课堂视频意外走红:夸张的肢体模仿、融入网络热...
近日,重庆忠县西山码头的一幅画面温暖人心:身着红色马甲的中学生,在“渝忠客2180”轮渡上接过菜农肩头的竹筐,在集市间搀扶老人行走,在摊位前帮忙吆喝叫卖。这并非普通的社会实践,而是忠县中学将思政课堂搬到船头集市的创新之举。当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正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求真向善的种子。(11月18日《重庆日报》)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是知行合一的教育理...
近日,央视新闻转发了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摒弃网络烂梗的视频,引发了广泛热议,尤其是老师说的“喜欢说这些话的都是偷懒的人,我们要做好中国人,说好中国话。”看似日常的教育场景,却像一把利刃,精准刺中当今语言文化的病点。在网络用语飞速迭代的今天,摒弃烂梗对公序良俗的冲击,永葆汉语庄严厚重的本色,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语言是思维的边界,更是文化的载体。从“震撼人心”的澎湃到“目无全牛”的绝妙,汉语...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部分网络账号违规提供学术论文买卖、代发、代投服务,严重扰乱网络秩序,污染网络生态。中央网信办依法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账号,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11月13日中国新闻网)中央网信办严惩违规提供论文买卖、代发服务的网络账号,一系列典型案例的通报,既是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重拳出击,更是对纯正学术生态的坚决捍卫。这场整治大快人心,但要根治论文买卖的沉疴,不能仅停留在“堵”...
“汉师的过去需要你们去了解,汉师的现在需要你们去珍惜,汉师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11月12日晚,汉师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红斌为2025级新生讲授的专题思政课,让崇文楼报告厅座无虚席。这堂以校史为基、精神为魂的课程,没有空泛说教,却让“汉师自信”走进新生心里。在不少高校思政课仍受“内容枯燥”诟病的当下,汉师的这堂入门课,给出了思政教育落地生根的生动答案。思政课要打动人,首先得有“根”。汉师这堂课的巧思...
“走进新校区,看着崭新的教学楼和操场,视野更加开阔,学习条件更加优越,幸福感也更强了。”今年秋季入读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的高二学生柳元琪开心地说。今年9月,蕲春一中所有师生迁入新校区,在更加明亮宽敞的校园开启新的学习生活。这是近年来黄冈市大力推进县中振兴的生动一幕。(中国教育报)县中振兴不振兴,贵在看学生心声。蕲春一中学生柳元琪的心声,道出了县域高中振兴带来的真切变化。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一环...
“十堰,我们来啦!”这声青春的呼喊,标志着一段跨越千里研学旅程的开启,更奏响了一曲“水润京华”与“青春溯源”的双向奔赴的乐章。北京市千余名师生奔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这不仅是规模空前的首都学子赴水源地研学活动,更是一堂将国家战略具象化的“行走中的思政课”。其意义远超常规游学,为新时代如何开展国情教育、深化区域协作、培育青年担当提供了深刻启示。这是一堂“饮水思源”的感恩课,让家国情怀在源头...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教师减负的八项措施,包括规范发文审核、优化督查方式、简化数据填报、完善课后服务、强化部门协调等内容。这项举措的核心目标是减轻教师的负担,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教师减负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然而,伴随着减负措施的推行,社会上却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在网络评论区,一部分家长表达了他们的“吐槽”,呼吁也要给...
11月10日清晨,一列载着千余名师生的专列从北京西站驶出,一路向南奔赴湖北十堰。这趟特殊的旅程,不仅是空间上的移动,更是一堂流动的思政课——它让理论走出课本,让教育融入生活,如滋养心灵的“营养乳”,在行走与感悟中浸润成长。课堂上的知识是呆板的,生活的知识是灵动的。最好的学习在路上,研学旅行最大的意义就是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深度融合,思政研学,更是如此。思政的滋养,唯有在生活沉浸中才能成为人生的营养...
不得安排教师从事教育教学以外的数据统计报表工作;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限制教师借调与无关培训……日前,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通知,对教师减负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硬性措施。(11月10日《北京日报》)众所周知,中小学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责任人,理应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义务。但事实上,各种非教育教学任务却屡屡“进校园”,比如,迎接各项检查、动员家长打疫苗、代收家长人身意外保险费、催缴水电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