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评资讯>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评资讯 > 正文

颜陈:强行者有志——《舆情三部曲》创作历程回顾

时间:2023-06-15 浏览量: 作者:颜陈

图片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题记

转眼间,我从事舆情工作已逾十年。这十年来,我一边在舆情实践中摸爬滚打,一边将所思所学所悟汇集成文,先后出版了三本专著——《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网络舆情治理创新研究》(新华出版社,2018);《网络舆情治理实践教程》(人民日报出版社,2023)——算是对十年的艰辛探索和执着奋进作了一个小结。

十年,确实是个怀念过去、展望未来的年坎儿!人生百岁,能有几个十年呢?小时候读书,觉得十年是相当漫长的时光,甚至是遥不可及的岁月,古今多少文字以“十年”为期:十年生死、十年漂泊、十年寒窗、十年辛酸、十年磨一剑、十年一觉扬州梦、十年身事各如萍、十年风月旧相知、十年旧梦无寻处、江湖夜雨十年灯十年踪迹十年心……三五年太短,二十年冗长十年刚好,适合抚今追昔巍然前行

一、缘起

图片

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

(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7月)

还是从十年说起吧。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当初我选择从事舆情工作,主要是没有其他更好选择,此前在各行各业滑来滑去,啥都懂一点,啥都不精通,自己也很迷惘。与其说是我选择了舆情,倒不如说是舆情选择了我——十多年前,荆楚网创办《网络新舆情》内参,因为故人相邀,遂参与创刊。彼时,我并没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心理准备和职业规划,对舆情行业的未来也不甚了了,至于著书立说系统梳理提炼舆情方法论,更是无从谈起。

《网络新舆情》内参定位是类智库产品,办刊宗旨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喊出来的口号是“舆情处置好帮手、社会治理新朋友”(现在的口号是“舆情处置老朋友、社会治理好帮手”)。当时,项目组的同仁对这份内参能走多远没有概念,时任项目牵头人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描述了内参的愿景:要让那些书记市长们看到了舍不得放下,没看完还要塞进公文包带回去细看;要让那些负责市场拓展的同事,随便到哪个办公室都能看到这份内参——十年,我们做到了!

创刊前两年,项目组人事变动较大,走马灯一样大进大出,为了迅速稳定内参文章风格,本来负责市场拓展的我,不得不硬着头皮上阵撰写分析文章。所谓“不得不”,是因为当时项目组运行艰难,已经没人搞原创内容了,我再不写后果难料,弄不好我又要找下一份工作了;所谓“硬着头皮”,是因为我虽然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偶尔也喜欢甩两笔写几篇时评,但涉足陌生专业持续进行内容输出,没想过,也不敢想。

好在项目初期容许试错。而且,我感觉,也没多少人关心这份内参能否办下去走多远,反正投入又不多,那么多项目同时孵化,黄几个项目很正常。正因为处于领导视野盲区,我得以在那段时间充分试验自己关于舆情文章、报告的写法。我不满足事件信息报送,深入一线调查,与舆情事发地涉事人、属地领导以及媒体记者沟通,在舆情通稿背后探幽掘隐;我参与舆情会商,仔细收集、筛选、提炼各方观点,预判舆情走势并与舆情实际状态进行比对,在相同中找不同,在不同中找相同;我对舆情报告进行精心打磨,不再是简单的观点汇编,而是透过观点分析社会心态,结合热点体悟传播规律,摸准痛点襄助社会治理决策;我根据舆情演绎规律改造方法论,在若干事件中不断修正完善,最后归于系统化、科学化,而且在学术期刊固定成果……

2015年初,因为工作需要,我再次转岗探索舆情服务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说人话,其实就是做销售)。老实说,我并不愿意转岗,我很珍视创刊前期的主笔经历,而且这期间我也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了不少文章,有些还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产生了一定的成功路径依赖。转岗之际,望着厚厚一摞样刊,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这些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做个纪念。那时,我不确定,我在舆情这一行还能走多远,万一走不下去了,这本集子对自己也是一种安慰。毕竟我干过舆情,而且还干得不错。

从想法变成现实,中间颇多曲折。经人推荐,我找到了楚天书局的苏老师,提交了文字,说明了来意。因为文字都是现成的,而且也公开发表过,加之当时的出版环境比较宽松,所以还算顺利。第一本书主要是考验责任编辑的功夫,苏老师对我提交的文档,按照理论研究、实务探讨、报告典例等格式进行了重新分类,这就使得全书体例、框架比较明晰规范,而且重新分类后很快就发现相关章节的不足,比如内容薄弱、文字重复等。按照责编苏老师整改要求,我对文字进行了再次梳理、补充、完善,还补写了相关文章。书稿三审时,湖北日报的资深老报人彭光超老师还专门点评,后面补充的三篇文章很到位,这样书才压得住。这三篇文章是《舆情智库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当前舆论场的几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以及《QQ群在舆情服务中的应用分析》。再往后,这三篇文章先后发表在《中国记者》《中国报业》等业界期刊。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出版缘起。为了拓展市场和塑造品牌,我灵光一闪,将首批书1500册尽数送出,当时我的想法是,这本书就算我为伟大的舆情事业做出的牺牲吧。书送出后,迅速引发业界关注,套用时任网站领导的一句话,“在一个新兴学术研究领域,一棵‘豆芽菜’也是‘参天大树’”。随着各级各地纷纷联系书局采购拙著,我如释重负。当年年底,楚天书局加印2000册再次售罄。2015年年中,经楚天书局推荐,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选送,《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荣获第33届湖北新闻奖(论著类)一等奖,还被一些高校选作新闻专业辅助教材。

此书后面又加印多次,算是开启了《舆情三部曲》的系列之路……

二、状态

图片

网络舆情治理创新研究

(新华出版社;2018年4月)

第一本书的市场表现不温不火,但好歹给了书局和我信心,至少在舆情火爆的当下,这书也算踩在风口上了。很快,我跟楚天书局苏老师沟通了第二本书的计划,这一次我想来个“萝卜快了不洗泥”,把平时的舆情培训讲义直接翻印,然后附上培训的新闻报道,再写点舆情故事凑足十万字,争取短平快,优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其次。

那天下午,我口说手比,唾沫横飞,沉浸在美好的市场遐想中。苏老师望着我自以为得意的新书构想,冷冷问了一句:“你就打算这样糊弄读者吗?”我一怔。苏老师又问:“你是不是沉浸在第一本书的幻觉里,觉得书名有‘舆情’两个字就会让市场认可?”我赧然。苏老师缓缓起身,丢下一句话:“我不认为你这第二本书有什么亮点,我们书局申请书号不容易,要出就出精品。”可能为了缓和气氛,苏老师又建议说:“如果你确实想出第二本书,我建议你先拟一个框架,各版块分别对应什么内容,想清楚这些舆情规律、专业技能、策略方法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意义。”

我记得那天窗外是一片晚霞,火烧云蔓延无边摧人心魄,而我的脸,也烧透了。

苏老师一盆冷水浇灭了我短时间出第二本书的星星之火。我用三个月时间草拟新书提纲,每个版块均试写了数篇文章。鉴于第一本书主要从实务研究和案例剖析角度展开,我不想简单重复,将第二本书的定位放在舆情治理创新的理论探讨层面,同时兼顾舆情研判和危机管控的方法论梳理。这一次,苏老师对我的框架提纲以及样本文章表示认可,表示很期待我的完整稿件。然后,就是整整三年漫长的创作期……

第一本书的顺利出炉,让我低估了专著的写作难度、面临的精神压力以及所需的身体状态。这确乎是脑力活与体力活的双重压迫,而且越到最后,生理和心理状态越不容易稳定。就像长江截流,眼看就要最后合龙了,但你就是干着急没办法,最后几篇文章就是写不出来,但没有这几篇文章全书又显得不完整,那就只能时间换空间,休息一段时间,调整好状态再写。调整的间隙,我也会想第一本书为啥没这么费劲,答案很简单:此前没有想着出书,喜欢舆情而写作,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现在瞄着出书的目标,多了功利心而写作,求急求快所以感到累。

这种反思让我沉下心来,仔细翻检此前的书稿,很快发现有些文字肤浅、错愕、假大空,甚至有些文章为了方法而方法,为了规律而规律,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生吞活剥,然后改头换面充字数注水……我想,这些稿子不用提交给苏老师看了,连我自己这关都过不了,恍惚中我还想到一句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经常关注稿件进展的苏老师,敏锐察觉到我的心理状态不稳定,那段时间她怀着二宝待产,但还是在微信上和我沟通稿件情况,最后我们确定了“三不写原则”:不成熟的方法论不写、不宜公开的案例不写、不是个人的亲身感受不写。在这个“三不原则”指导下,我将一些泛泛而谈、空洞苍白的理论研究全部删除,代之以自己从舆情实践中总结提炼的方法论,同时根据变化的舆论格局、传播生态适当进行创新研究。

而且,我对第二本书收录的文章定下高标准——要么发表在学术期刊,要么发表在业界内参,理论和实务研究版块要有两到三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章压阵。众所周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发表高水平论文,可谓“评职称利器”,等闲有个两三篇中文核心,评职称底气都足一些。但我,自加压力发中文核心,出发点很单纯,就是让第二本书更有含金量。

第二本书的书稿和构想,经过反复推倒之后,终于在2017年底提交楚天书局。苏老师问我关于出版社有什么具体想法,我希望是“新华出版社”。苏老师表示吃惊,继而劝我继续和此前出版社合作,因为第一本书获过湖北新闻奖,再次合作将大大降低出版成本,我仍然坚持是“新华出版社”。苏老师问我具体原因,我当时没说实话,从舆情专业、市场渠道含糊过去了。其实,我心里想的是,我这些文章都是关于舆情实践的理论探讨和方法研究,要出版就找业界权威的出版社背书,要不然出了何益?

这些话当然有些狂妄,所以我也一直藏在心里,好在“吹过的牛皮已经成为走过的足迹”——20184月,拙著《网络舆情治理创新研究》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收官

图片

孔夫子旧书网上在售的两本书合售

出了两本书之后,我在业界声名鹊起,甚至有一次讲课,主持人还介绍“这是我们头一次请到舆情专著作者到场讲课”。楚天书局梅华峰总亲自策划,将两本书的受众定位进行高度提炼——“党政机关舆情培训选用教材 高校网络传播专业辅助用书”,这倒也不是夸大其词,确实有市场依据;另外还有一句广告词,“学术专著精品,屡次脱销加印!”额,这个真不好说,是否属于专著精品,是否屡次脱销加印,这个我说了不算。

为了拉动销售,楚天书局制作了一条显眼的腰封,将我的头像和广告词印在上面,号称是“舆情工作者的速成秘籍 理论+实务的完全手册”,然后用腰封将两本书套在一起,对外以一套两册销售,市场反应居然还不错。在一片颂扬声中,我有时也想,是不是关于舆情理论的探索已经到了尽头?是不是关于舆情方法论的梳理研究到此为止了?是不是在舆情这个行业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社会治理严峻复杂,舆情要素千变万化,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新现象、新方法层出不穷,亟待舆情工作者观察、思考、总结、提炼。尤其是站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舆情工作者大有可为。

经过这番思考后,第三本书也提上了我的创作日程。潜意识里,我也隐约有了完成《舆情三部曲》的想法。三部曲,对我而言是比较神圣的提法,几乎跟“十年”一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印象。用十年时间钻研一件事情,完成《舆情三部曲》,既独立成书,又互相联系,既各有侧重,又互相统属,既有意义,又有意思。以前我不敢想,现在则跃跃欲试。

图片

人民网舆情内参专栏“世说新舆”

这一次,我汲取第二本书反复被推倒的教训,早早拟好框架提纲和文章样稿,得到苏老师肯定和鼓励后,正式展开创作。为了确保创作节奏,同时又保证稿件质量,我与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祝华新、单学刚等前辈同仁取得联系,经他们推荐,积极向人民网《网络舆情》内参杂志投稿,从一开始的零星上稿,到后面基本“霸占”“舆情课堂”版面,再到量身订制开设“世说新舆”专栏,成为事实上的专栏作者。

人民网《网络舆情》内参杂志审稿严格,但非常尊重作者意见,这让我紧张且感动。一开始,我的稿子被红蓝笔改得面目全非,甚至整段整段删除,后期改动就逐渐少了,慢慢变成字词的微调。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舆情》内参执行总编辑董晋之(现任副总编辑)、栏目编辑马丽丽(现任主编)、王刘佳等老师,多次就文章风格、逻辑结构、阐述主题与我进行交流探讨,这就使我的文章逐渐变得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分析文字变得精炼纯粹、简明扼要。现在想来,实在是受用不尽、感激不尽。

2019年初到202212月,我先后在该刊“舆情课堂”“世说新舆”上稿近百篇,大部分文章汇集到第三本书里面。如果一切顺利,2022年金秋时节,《舆情三部曲》行将收官。

这次选择出版社似乎水到渠成——苏老师推荐了“人民日报出版社”。一来,楚天书局与该社有着密切合作,此前共同打造的《深藏功名  坚守初心:95岁老英雄张富清的本色人生》一书就行销全国,引爆书市;二来,我第三本书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人民网《网络舆情》内参杂志首发,且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日报出版社,同为人民日报社旗下平台,隐然间有种“万流归一”的感觉,符合我对《舆情三部曲》的良好期待!

四、坎坷

图片

《舆情三部曲》效果图

2022年初,书稿交付楚天书局后,我陷入美妙的幻想。按照既往经验,从书稿齐清定并按照要求三审三校,到实名书号申领和CIP备案,出版周期一般不会超过半年。也即,最迟在7月底我就能完成《舆情三部曲》收官,我甚至连广告词、宣发文案都想好了——“十年磨一剑 舆情三部曲”“磨琢十年  《舆情三部曲》终成完璧”……

然而,这次的出版过程颇为曲折。

首先是书号成本转化等原因,导致书号管理费成本远超我的心理价位。从2015年到2023年,书号资源连年压缩,中央级出版社书号更是奇货可居。相关成本让我骑虎难下,数次中夜推枕而起、绕室彷徨,但事已至此,为了圆梦,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其次是疫情因素延宕出版进程。20224月初,楚天书局完成三审三校后,将书稿清样快递给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将近一周后对方反馈没有收到。楚天书局责编向快递公司客服查询得知,因北京个别高风险地区开始进行封闭式管理避免随意出入减少接触,以防感染,所以这边寄出的快件还在河北打转,目前仍然躺在某中转仓库。至于何时能够送达,不清楚,看疫情防控形势吧。书稿清样寄不到,还可以网传电子版,但很不幸,因为疫情之故,出版社选题会也反复推迟了。这一番沟通下来,时间来到了红五月。

526日,“人教版数学教材猥琐插图”引爆了网络一连上了个热搜。无数网友和家长怒不可遏纷纷发出颠覆认知”“救救孩子的呐喊。出版安全无小事,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正是其中要义。有评论指出,“问题教材”大摇大摆畅行十余年,各审查关口形同虚设,反向说明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环节存在漏洞、留有短板,亟需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坚决全面整改落实到位。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版行业开始全系统深入整顿,坚持问题导向“学思践悟”。因拙著选题是网络综合治理,政治属性较强,继楚天书局三审三校之后,出版社重新复核审定,“再走长征路”。

樱桃好吃树难栽,有那些心思口难开。一晃上半年就过去了,出书的事还影都没有,我就算再愚钝,也明白这事不会那么顺利了。我只能默默祈祷,好饭不怕晚,良缘不怕迟。在一片惴惴不安中,我终于接到苏老师电话,她欲言又止地约我到书局聊一下。

7月初的这次沟通,就三个问题:一、能否接受变更出版社?二、能否接受增加出版费用?三、能否接受延后出版?前两个问题,我直接回答“可以”,第三个问题,我琢磨了一会,问:“怎么理解延后出版?”

苏老师不答,握着水杯,良久叹道:“就是再找机会出版……”

我咯噔一下,难受酸涩涌上心头,既惭愧对不起楚天书局的编辑老师们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还悔不该跟周遭朋友领导吹嘘什么《舆情三部曲》,这回架在火上下不来,估计要烤成“炭达峰”了。

大约半个月后,我又接到苏老师电话,经过楚天书局和人民日报出版社再次沟通,最终达成共识,在调整了某些出版的技术细节之后,还是决定继续往下走。此时的我犹如枯木逢春,趁此机会对书稿进行增补修订,相关章节按照“综治思考”“方法探究”“行业践悟”进行梳理细分,调整补充了二十余篇新发表的文章,这样全书结构更加稳妥、逻辑更加清晰、风格更加成熟。

《诗经·豳风·七月》有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漫长的等待让我焦灼不定,从一开始的“书稿已经审读”到后面原地踏步的“书稿在三审”,我从书局得到的二手乃至三手四手消息,确凿无误地提醒我:这本书2022年大概率有可能说不定也许是——出不来了!

大约12月上旬的时候,随着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疫情防控“全面放开”,随之而来的是各地轮番上演“疫情冲击波”。我从朋友圈看到不少北京的朋友们中招,刀片嗓水泥鼻高烧盘桓,猛然想到“年前争取搞出来”的承诺,顿觉不妙。再一问苏老师,果然,出版社的老师们也基本中招了!相关业务大受影响,拙著已经变成“薛定谔的书”了。

岁月不居。这一等,又是小半年。我和苏老师的沟通,也从起初热情洋溢地业务交流、流程探讨、品宣策划,到后面心照不宣地回避出版话题。有时路上碰到,双方还要若无其事地绕来绕去,我们都不想对方尴尬,也都想从对方那里得到哪怕一丁点好消息,但是没有。

有时,我在静夜值班的时候,也会翻一翻改定的稿件,脑海中也开起了诗词大会,一会儿是“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的扼腕追问,一会儿是“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的狂放怫郁……我安慰自己,事可一而再,不可再而三,也许,我的《舆情三部曲》梦想就此止步了。

五、告成

图片

网络舆情治理实践教程

(人民日报出版社;2023年5月)

忽如一夜春风来。

那天上午,我正在外拜访,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两下,我以为是银行推荐理财产品或手机宽带领取又或药店周末大促销购满500元送鸡蛋会员再八折等垃圾信息,于是继续汇报荆楚网的舆情服务。等我唾沫横飞侃完再看手机,苏老师的助手方静发来的一则信息映入眼帘:颜老师,有春天般的好消息告诉你,人民日报出版社稿子审完了,很快会下书号。那一刻,我很平静,但我告辞出来的时候走错了方向。我记得,那天报社的早樱尚未绽放,我却觉得满眼绚烂。

宋代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诗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向来枉费推移,此日中流自在首诗借事说理,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换个角度,形势比人强,萧条时不气馁,喧闹时不动心——我的修为终究还是不够啊。

柳暗花明之后,前面未必是坦道如砥。

按照流程,申报图书信息时需要确定书名。此书一开始名曰《网络舆情治理显规则》,旨在聚焦网络治理的顽症痼疾,帮助读者在互联网大潮中看清迷局,闯过雷区,读懂舆情。但责编否掉,原因是“中国式危机公关”等潜规则客观存在,潜与显的交锋与转化,与社会治理的导向不谐。随后改为《网络综合治理领导干部读本》或《网络综合治理实践读本》,但责编再次否掉,原因是“读本”一词不是“你想用就能用”,于是乎就地打滚改为《网络综合治理实践指要》——指要者,指出问题的关键。

我对“指要”这个书名相当满意,觉得大气且含蓄,克制又牛逼,隐然间有了学者专家的感觉。但是,责编指出,“指要”太学术气,与市场不搭,建议换成“指南”。这让我心中暗自嗟叹,舆情是社会心态的复杂反应,潜性要素和显性要素时刻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当中,其传播特点和渠道的复杂性,需要专业、精准地梳理和把握。这些年来,我号称在基层社会治理一线摸爬滚打,浪得舆情江湖虚名。实际上,我观察梳理、提炼总结的所谓“方法论”,焉知不是自以为是的“火鸡理论”呢?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用“指南”作为书名,俗气中透着无知,罢了罢了。

书名讨论多次,最后责编建议用“教程”——《网络舆情治理实践教程》。夫教程者,某个学科的课程也。“教程”二字虽好,但我不敢用。如何科学分析舆情,正确引导舆情,是新媒体时代社会综合治理领域的焦点。我觉得,能够称之为“教程”,至少要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路径、传播特点以及演绎规律作细致的梳理和总结,并对工作流程再造和信息模式创新进行深入思考,这不是我这本小书能承载的课题。但本书几位责编讨论后认为,此书总结十余年的舆情实践经验,剖析社会治理模式从潜规则到显规则的嬗变,将舆情研判与危机管控的实践经验,提炼升华为网络综合治理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教程”二字可用。

书名一事迁延日久,审稿过程也反复拉锯。前文提及,本书实际上已经六审六校,最后的最后,临门一脚也差点踢飞——不知道最后几审时,剁掉了八篇我以为得意的文章,有些文章甚至是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过的。这让我舌挢不下,出版社的把关机制与常人想象差别甚大,非我辈能明白啊!翻阅硕果无几的残篇,我禁不住暗自嗟叹,此书从提交样章到取得书号,过程既坎坷,情感亦跌宕,可谓有一波三折之致。甚至本书的写作出版过程,也完美叠加了疫情防控三年,从希望到失望,再希望,再失望,又希望,又失望,还希望——大有“墨玉青丝化作皓首白发”的既视感。

终于的终于,我拿到书稿清样。夜晚凉风习习,心中波涛万千。我端坐在书桌前,逐字逐句浏览着我数年来一个个周末、一个个夜晚耗费的心血。这些字像精灵一样在我眼前飞舞,它们把我拉回若干舆情事件现场,又或者若干舆情议题的研读场景中,不断问着我“是这样吗?你确定?还有没有其他因素?”这些文章又像契阔经年的故人,它们施施然朝我走来,揖予而言曰,“舆情之研究乐乎?”也像黄发垂髫的辩日小儿雀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还像言之淳淳的长者,“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呵……”

斗室辗转,深夜不寐。掩卷遐思,谨撰对联一幅,致青春,也敬不甘平凡的我们。上联:三本书、十余年、百万字,舆情创新研究只唯实;下联:谈经验、想办法、寻规律,网络综合治理少务虚。横批:欢迎惠购。

番外

图片

一本正经的样子

其一,《舆情三部曲》三本书,每本书上都有家父颜昌国的“墨宝”。第一本书《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研究》,封面背景题签“舆情観察”;第二本书《网络舆情治理创新研究》,“创新研究”白色四字;第三本书《网络舆情治理实践教程》,“实践教程”四字。家父毛笔字潇洒遒劲,跟当世书法大家相比,我认为也不遑多让,为拙著增色不少。呵呵。

其二,考虑到网络亚文化也是舆情研究的子课题,“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还得亲口尝一尝”,所以我也亲自写“恶搞下水文”,先后写了多篇模仿文字,有些在网络上还传播甚广。相关文章本打算收录在第三本书中,但因为种种原因付诸阙如,未免遗憾。有兴趣者可在鄙人的微信公众号历史文章中阅读,他日再有机会,也许会再次结集出版。又呵。

其三,十余年来,我在荆楚网舆情平台供职,期间肩负的工作任务是相当繁重的,面临的工作压力以及挑战更是一言难尽。加之白天业务繁忙、精力有限,无效社交空乏其身,故这些文章多在周末以及下班后办公室完成,写作时间是18:0024:00。再呵。

其四,我写作有抽烟之恶习,平均每篇文章费烟10支,遇到大头文章整包起步。第三本书收官后期,状态极不稳定,相关文章迟迟不能到位,加之书号一波三折,故熏烟无数。办公室虽大,烟熏火燎亦有气味,谨向同事们表示深深的歉意。还呵。

其五,写第一本书时,血压正常;写第二本书,血压属于轻微高压;及至第三本书收官,血压已是中度高压。本想一边治疗一边收尾,转念一想,如此高强度工作,虽华佗在世又如之何?本书付梓之际,亦为我调压之时。呵呵呵。

至于下一个十年,也许我会从事文学创作,接着奏乐接着舞,再整一个“三部曲”也说不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