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丁楚风)4月26日下午,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明媚的春光之下彩旗猎猎,主馆大厅里舌剑唇枪、好不热闹。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总决赛完美落下帷幕。
总决赛最后的彩蛋环节上,新鲜出炉的第十届冠军、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陈杰,和历届赛事的选手代表一起,切开了象征赛事硕果的蛋糕。从2014年至今,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已成功举办十届。十年来,这项赛事从小到大,从湖北走向全国,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已经成长为广大青年学子们交流成长的大平台。
紧跟时代,网评赛事也能“AI+”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请正反方就此话题展开观点交锋。”总决赛第二环节“观点对对碰”上,正反双方的四位选手发现,出题的竟是一位虚拟主持人“元小妹”。
不仅题目紧贴当下的热点人工智能,赛事也逐渐“人工智能化”——第三个环节“妙语连连看”的第4题——“假如你收到一封10年后的自己的来信,此刻的你怎样与10年后的自己对话”——就是由赛事承办方之一,荆楚网(湖北日报网)的虚拟主播“楚楚”现场给出。
“除了AI出题紧跟潮流之外,此次赛事相比往届要更加强调团结合作。”赛事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的评论强调单人创作,而新时代的网络评论在呈现形式上不局限于文字,有漫评、音评、视评等多种形式,更加考验创作人的沟通协作能力,因而在总决赛形式上,首次在三个环节中的两个安排了团队式PK。
不只“抬桩”,评委现场“麻辣犀利”
10年赛事,也见证了赛事专家评委组的发展壮大。本次总决赛的评委阵容中,既有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秦海群这样的群众文艺一线工作者,也有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星、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明等新闻业学者,更有人民网网络评论部主任付龙、环球网评论部总监翟亚菲两位行业大咖。
评委们不只是“抬桩”,更会对参赛选手给出专业的建议,助力选手成长。“你们日后要是走上评论员的岗位,尽量不要有非黑即白的表述。”付龙评委在“观点对对碰”环节中给出的点评有点“麻辣”。
“不管是写评论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要去弥补社会的裂痕,而不是扩大它。”付龙说,虽然选手们在PK的环节上“针尖对麦芒”,但是在日后的评论从业甚至是日常生活之中,要用理性和包容的态度去表达观点、对待他人。
这个略有犀利的点评,也让参赛的二十位选手们感受良多。“评委的点评让我现场就‘长大了’。”冠军选手陈杰说,自己此前只涉足过电影评论,此次夺冠甚感意外,评委的点评让自己深受触动。
共同成长,如今扬帆再出发
十年耕耘磨一剑。赛事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介绍,第一届至今,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累计为超过10万名青年学子提供学习成长的平台,这项赛事,也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网络评论赛事之一。
网评桃李满芬芳。十年来,从历届赛事中得到历练的学子们逐步走向社会。本次总决赛上,历届总冠军、优秀代表们重登舞台。他们或是走入社会,或是潜心学术;或是执评论之笔,或是从事其他行业。当他们重聚一堂,脸庞上少了一份稚气,多了一份沉稳与喜悦,历届赛事与选手们、青年学子们的互相成就,也在这一刻具象化。
“重登旧台,既感到温暖,也惊讶新一代大学生是如此优秀、全面、自信。”第三届赛事的优秀选手王言虎,如今已是新京报评论部副主编、首席评论员。在现场,他感慨连连,曾经的参赛经历,不仅训练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更是构筑了自己的价值观。
如今扬帆再出发。26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正式启动,从“文心中国”到“潮评中国范”,会有哪些不一样的精彩?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