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叙事表达系统工作室特邀全国知名新闻评论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林生开展专题培训。学校网络评论员及新闻通讯员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网评写作的逻辑内核与实践价值。
徐林生以20余年新闻评论经历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网络评论的四大核心功能:
舆论矫正器——通过理性分析引导公众跳出情绪化漩涡;
社会显微镜——挖掘热点事件背后的制度性矛盾与深层逻辑;
问题新处方——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而非空泛批判;
正向助推剂——用建设性观点推动争议事件走向理性解决。
徐林生指出:“网评写作需要在智识高度与传播效能间找到平衡点——既要让专家觉得有思想浓度,又要让普通读者愿意读下去。”
面对当前AI写作技术对内容生产的冲击,徐林生提出智人评论员的三个核心优势:痛感记忆的不可复制性、独特视角的价值供给、思想浓度的持续创新。

本次培训特别结合“叙事表达系统”理论框架展开:
强逻辑与强连接并重——将徐林生的“问题诊断—病因分析—解决方案”模型,与叙事系统的“目的目标锚定”原则相结合;
多模态语言训练——通过案例拆解(如单篇阅读量5817万的评论),示范如何运用细节感、故事性等工具提升传播效能;
超级叙事者培养——强调评论员需兼具“学者之思辨”与“记者之敏锐”,在热点事件中快速构建可读性强的议程设置。
网评学员王同学表示:“徐老师的‘痛点写作法’颠覆了我对评论的传统认知——原来一篇好评论可以像手术刀般精准,在理性与感性间找到完美平衡点。”
在算法主导的传播生态中,徐林生以其“现象级评论”的创作实践证明:优秀的网络评论不仅是舆论场域中的探照灯,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显然,叙事表达系统工作室此次与资深评论员的合作,既为高校新闻教育提供了鲜活案例库,也为网评写作开辟了兼具专业性与传播力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