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评资讯>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评资讯 > 正文

武大华师大专家赴郧西景阳调研人才辈出现象

时间:2025-11-22 浏览量: 作者: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文/记者 徐正国 张贞林 穆丹 图/记者 张启国 通讯员 曹龙飞 杨航 报道:山高路远,阻不断求知之路;淳朴民风,孕育出“学霸”之乡。11月20日,一场以“乡风文明润教育、教育反哺促振兴”为主题的调研座谈活动在郧西县景阳乡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汉江师范学院等高校的社科专家团队深入景阳乡尚坪村、陈家庄村及泥沟初级中学,实地探访被誉为“学霸村”的小泥沟区域,系统梳理其乡风文明与教育成果良性互动的内在逻辑。

郧西县景阳乡小泥沟区域虽地处偏远,却因近年来持续涌现大批考入全国重点高校的学子而远近闻名,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学霸村”。更为难得的是,与之相伴的是全乡连续十年、捐助总额超千万元的“助学反哺”风尚。乡风文明润泽教育,教育成果反哺乡风,这里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生动样本。

专家团队在郧西景阳小泥沟聆听当地育人的故事

调研当天,专家团队一早从十堰出发,辗转抵达景阳乡。上午,他们走访尚坪村、陈家庄村,与部分优秀学生家长、退休教师、镇村干部深入交流,聆听一个个寒门学子励志苦读、家庭倾力支持、乡邻互帮互促的感人故事,感受教育在这里向上、向善、向好的无穷力量。

“我当年就是因为读书少,走了不少弯路,所以再难也要把两个孩子培养出来。”学生家长朱泽恩讲述了自己从外出务工,到通过努力考入长江大学、最终成为一名公务员,并始终坚持鼓励子女努力学习的经历,引发了专家的强烈共鸣。

下午,团队在景阳乡泥沟初级中学举行校地合作签约仪式,汉江师范学院“红笔”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与景阳乡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共同致力于景阳教育现象的深入研究与经验推广。随后的座谈会上,各方代表踊跃发言,气氛热烈。

郧西县教育局二级主任科员田承艳介绍,全县教育系统一致认为,景阳乡尤其是泥沟片区的基础教育实践,体现了久久为功、厚积薄发的育人规律。在机制保障方面,县教育局持续加大对景阳乡教育的投入,支持泥沟片区办好“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小学和初中。2023年,郧西县依托湖北希望工程,成立了全省首个县级教育公益基金,目前已募集资金1200余万元,重点奖励优秀学子、资助困难学生,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振兴模式。

“我们这一带,老一辈人连一张写字的纸都舍不得糟蹋,对书本、对老师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敬重。”退休教师朱义全动情地说。在这里,尊师重教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实际行动。过年可以不请干部,但不能不请老师;再困难也要供孩子读书……这些朴素观念代代相传,形成了崇文尚学的浓厚民风。

专家团队从不同维度解析景阳教育现象与生成肌理

“那时的泥沟中学条件非常艰苦,但学生眼里有光,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对改变命运的执着,成为他们挑灯夜读的强大动力。”曾在泥沟中学任教八年的郧西一中教师黄显平深情回忆。他指出,从泥沟走出的学生,进入高中乃至大学后,大多延续了勤奋踏实、吃苦耐劳的品格,往往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景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曾富钢介绍,历届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社会各界特别是景阳籍企业家持续捐资助学。以王运富、任月清、刘乾安等为代表的景阳老板群体,在外创业成功后,十余年如一日地反哺家乡教育,设立奖学助学金,推动形成了“好乡风→出人才→报桑梓→树榜样→兴乡村”的良性循环机制。

专家团队在听取汇报后,从多角度展开深入分析与点评。武汉大学王怀民教授以“山高路远坑深,队伍颠簸驰奔。为何不辞辛苦?学霸之村牵引”概括调研感受。他指出,应围绕“最初的读书种子从何而来”等关键问题,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内生机制与文化基因:一个人树立了标杆,一村人看到标杆,一群人带着一村人赶超标杆,一帮人反哺标杆。

2024“十大思想力校长”年度人物、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华斌将“泥沟现象”概括为“尊师重教的风尚、乡贤文化的样板、寒门贵子的奇迹”。他建议,将“泥沟故事”系统梳理并课程化,打造具有郧西特色的榜样教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资源,使励志勤学的文化可感可知、代代相传。

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胡文江提炼出该现象中蕴含的“两个情怀”(教育情怀与桑梓情怀)、“三个精神”(吃苦奋斗、集体主义、追求卓越)和“四个文化”(乡贤文化、耕读文化、师道文化、榜样文化)。他认为,这一良性循环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流失与空心化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地方经验。

课题组首席专家、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誉院长秦在东作总结发言。他建议跳出“学霸村”的认识,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协同育人的整体视角,深入研究这一“乡风育人”的闭环体系。他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悠悠乡愁的后继人、乡风文明的传承人、红色江山的守护人”,并提出可将此地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推动相关经验的理论升华与成果转化,为同类地区提供参考。

景阳乡党委书记晏光华表示,乡党委政府将全力支持后续研究与合作,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当地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实际举措。

此次调研由汉江师范学院牵头组织,是《乡风文明视域下“学霸村”现象与助学风尚的共生机制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成果将为深入理解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供鲜活的区域样本与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