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七一网】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到师范生教育全过程

时间:2023-10-29 浏览量: 作者:胡文江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说:“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既是高度赞扬更是殷切希望。师范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融入到师范生教育全过程。

  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教育师范生立强国大志,胸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社会主义高校的崇高使命,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对党忠诚教育融入师范生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知党情、感党恩,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报国行。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这种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理想信念植入学生内心,使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说:“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深厚灿烂的文化使我激动不已,我常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更始终意识到自己重任在肩,要终身进取,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师范生教育不但要教会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更要培育孩子们和母语汉语的血肉亲情、写好堂堂正正的方块字;不但要在师范生教育中持续开设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中医武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更要开展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开展好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不但自身要成为为党旗增辉、为国争光的楷模,更要争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楷模。要重点培养师范生的自立自强意识、自主创新精神,像黄大年同志那样牢固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扎得下根,长期坚守、建功立业、默默奉献。

  培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教育师范生修良师大德,崇尚“榜样引领”。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个人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均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是中国古代文人推崇的至高境界,但是知易行难,一辈子坚守则要求更高。所谓“教不严、师之惰”,讲的就是身为人师,必须坚持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与此同时,既要重“言传”,更得重“身教”,既要能做“经师”,更善为“人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敢于要求学生“向我看齐”,争当新时代的大国良师。“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20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汪金权放弃在名校的工作机会,主动申请调到山区学校任教,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10多万元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魔法女教师”蔡明镜从汉江师范学院毕业后,放弃沿海优渥的工作,来到库区大山里带着留守儿童作画天地间,用诗和艺术成就孩子们的梦想……为人师者“榜样”的力量是高尚的,更是无穷的。要用大国良师的事迹去影响越来越多的师范生以身许国、扎根基层,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探索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教育师范生悟育人大智,遵循“成才规律”。引导学生“开窍”、步入知识的殿堂,开启求学进业的修行之旅,是师者的职责和使命。正如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永远不是简单的“批处理”,而是对学生个体进行认知的过程,要把每个学生视为待开发的富矿和可以雕琢的璞玉,要想尽办法找到每个人的兴奋点和成长规律,要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坦诚的沟通,坚持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找回自信,充分释放学生的主体性,在掌握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成人要求、成才目标和成长路径。所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就是这个意思。快节奏的当下,留守儿童问题、单亲家庭问题、沉迷网络问题、手机成瘾问题等等相互叠加,给基础教育事业和青少年成人成才带来种种困扰。这个时候,只靠简单粗暴的“管理”是无法见效的,这背后更需要老师们开展家访、进行耐心细致的谈话、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以及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更需要老师们投入巨大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去温暖学生,找到适当的突破口当头棒喝、见招拆招、因势利导,帮助那些问题孩子们迷途知返、重拾信心,把时间和精力重新放到读书和学习上来,最终学会自我教育。因此,“育人”又是一门唤醒良知、塑造灵魂的学问,需要师者于长期的育人实践中收集案例、积累经验、探索规律、形成对策,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用心、用情、用力教会师范生如何在自己的实践中开启心智、润物无声。

  谨遵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育师范生有务实大为,坚持“自强不息”。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的今天,老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光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源源不断的汩汩活水滋润学生心田。不会搞发明创造的老师又岂能教得出会搞发明创造的学生呢?因此,新时代教师不但要有扎实学识,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做学习的领跑者,还要敢于不断到“无人区”去探险、去试验,做新技术的发明者,做新规律的发现者,做重大研究领域的拓荒者。做学问是一项严谨细致的事业,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心存侥幸,也从来没有什么终南捷径,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教育家精神所提倡的,就是要把“勤学”和“笃行”,“求是”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培养师范生尊重劳动、尊重实践,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又要培养其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更要培养其自强不息的创新意识、自力更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研发的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教育家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关键一环,在培养师范生过程中,只有把这种躬耕态度不折不扣地传递下去,才能形成自立自强、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

  铸就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育师范生扬无私大爱,自觉“甘为人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主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出自著名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也是陶老一生的写照。尊师重道,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信仰,“师徒传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各行各业特有的文化现象。重师而贵傅,尊师而重道,是社会兴旺发达的标志,同时也折射了教育家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人们经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颂扬“师爱”,就是因为这是一种超越了血脉亲情的崇高情感。教师是一种职业,因为有了“师爱”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师范生教育的过程,就是用爱去点燃爱,用爱去传承爱,教会他们用老师的方式去了解、关心、尊重、帮助和成就将来自己的学生。要通过教师们的爱岗敬业、乐教爱生、为人师表、甘为人梯、播撒仁爱、无私奉献等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师范生为自强奋斗、不负韶华的学生圆梦,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育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铸剑。湖北省竹溪县丰溪镇中心学校教师黄春立,在义务教育教师招录巡回报告中分享的“三代师生同校为师薪火相传,用爱点燃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的故事,就是师范院校让爱在师范生教育中接续传承的一段佳话。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范院校是扛起基础教育的脊梁,承担着为教育强国培养和输送高质量教师的重任。抓好师范生教育,尤其要培养其恪尽职守、乐教爱生的情怀,吃苦耐劳、扎根基层的精神,长期坚守、甘于奉献的品质。

  秉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师范生行利他大善,背负“使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特有的化成天下的能动性活动。只有教育师范生秉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才能避免其陷入“两耳不闻窗外事”“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尴尬。要引导他们关心时政热点,关注国际时局,响应祖国召唤,练就过硬本领,真正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立鸿鹄之志,做奋斗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广大教师应满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教育引导师范生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命运和中国前途,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添砖加瓦,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为践行和平发展理念作出贡献。

  (作者:胡文江 系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