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党建促进会建 会建联系党建》一文有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前夕,重庆市招标投标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李有余在“党建促进会建 会建联系党建——党建共建党日活动”中感慨道:“这些年来,在抓党建促会建,会建联系党建工作中,特别是在探索‘政治纪律进头脑,组织意图进决策,党建工作进业务,诚信守法进行业’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党建工作是有市场的,你去开拓了,你去占领了,你去建设了,你就会收获到一大笔红色的资源,你把这笔红色资源利用好、发挥好、巩固好,你就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你就会推动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也可以获得最大的红利,要让大家在党建工作中得到幸福感,看到希望,增强信心,凝聚力量。换言之,就是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要把党的建设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把支部建设搞得更加强大,要让党建助推事业发展,助推企业和协会工作上新台阶。”
“市场论”“红利论”的提法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暖、耳目一新,是和习近平总书记所反复强调的“抓党建才是最大的政绩”“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相一致的。在我看来,这里所说的“市场”绝不是少部分人私下里搞小圈子,而是为了满足人民所想、人民所盼、人民所需,积极正面的、充满正能量的干事创业大舞台;这里所说的“红利”,绝不是共产党人自己谋求特殊利益或个人私利,而是通过党的组织活动、党的思想教育、党的作风建设,以及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事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让全体人民得到好处、得到实惠,对未来充满希望。“市场论”立足基层工作的现实需求,“红利论”从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切入,用企业家、职工党员听得懂的语言,坦坦荡荡地畅谈行业企业抓党建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些“新话”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基层、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反映和折射。
一切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的旧表达都是“假把式”,表达创新的背后是认知上的创新
“市场论”“红利论”从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认知出发,从工作实际和现实需要出发,不绕弯子道出了中央要求、直指痛处让老百姓拍手称快、发人深省让九千万党员警醒。这些关于抓基层党建的新话说出了心里话,说到了市场主体和职工党员的心坎上。之所以让人耳目一新,新就新在这样的话以前从来没有人说过,新就新在他以重庆市招投标协会党支部书记的身份敢于这样说,新就新在他把行业企业党建作为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置于主题教育大背景下考量其时代价值、践行其现实意义。这种认知基础上的高度认同也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基层党务工作者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真理的可贵精神风貌。
党建工作需要守正创新、常抓常新,抓基层党建其实也是一道考题
现实当中,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从来不敢说新话,从来不和党员群众直接对话,抓党建始终放不开手脚,又何来守正创新?有的人对抓党建认识上肤浅,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总是理不直、气不壮,甚至在主题教育中思想根本没有受到冲击,灵魂根本没有得到洗礼,水平根本没有得到提高,对党员的呼声充耳不闻、对群众的诉求麻木不仁。这种认识上不够到位、行动上不够自觉,习惯于为抓党建而抓党建,必然导致作风上的我行我素、特别任性,必然导致工作上抱残守缺、涛声依旧,必然造成效果上事与愿违、背道而驰。
抓好基层党建决不能脱离工作实际,决不能脱离党的自身建设需要,决不能失去亿万人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政治优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抓基层党建就是要善于整合优势资源,让人民群众对党的全面领导高度认同,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如果认识不到基层党建这个巨大的市场,抓党建不接地气、不说新话、话说不到人的心坎上,党就会失去民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事业就必将会失去最大的红利。
抓基层党建,有的人之所以不想说新话,就是因为担心学习不够、水平不高怕“说错了”
现在的问题是,为了“规避风险”,为了“不自找麻烦”,宁可不开口、不发声、不交流,表达上都不敢创新,又何谈工作上守正创新呢?究其根源,就是四个大字:私心过重。大量事实表明,党员干部一旦丢掉了理想信念,就会丢掉政治灵魂,遇到考验就败下阵来。党员干部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摆正“公”与“私”的关系,势必会精神上缺钙,势必会造成扭曲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势必会在工作中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于是想问题、做事情不是为了让群众满意而是为了引起领导注意,不是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而是损害党的形象离散党群关系,不是造福人民而是祸害一方。
扎扎实实抓党建,通过主题教育的开展切实推动事业上新台阶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和口头上,必须要落地、必须要经受现实的考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当下,党员干部、领导干部,特别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关键少数,一定要扪心自问,我们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为民奉献、自我革命这些要求上离中央要求究竟还有多远?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上下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作者系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冉彪评论”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