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也是享誉业界的高校网评平台“红笔网”创始人,被师生誉为“青年网评作者培养总教头”。他就是汉江师范学院副教授——胡文江。
抢抓风气之先
汉江师范学院位居湖北省西北部山区,是名副其实的山区高校。2014年9月份,出于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敏感,胡文江预感到思政工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将给山区高校带来机遇。“网络这个阵地不能丢,要抓住机遇用好互联网这个风口做点文章,把青年大学生聚集到正能量平台上来。”胡文江为此创立了全国高校首个网评阵地——“红笔网”。
奋进九年,冷暖自知。2020年春节,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爆发,妹妹一家四口滞留在胡文江家里。家里实在太吵闹。胡文江克服困难,把窗台改造成了“一个人的编辑室”,长时间半蹲着改稿子,一蹲就是一天,这让他的双腿一次次变得麻木。后来小区逐步开放,他又把编辑室搬回了学校里的红笔工作室,“一干就是一整天”。
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挂靠在校园网首页角落、起初并不怎么起眼的小网站,会陆续得到宣传、教育等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2016年,这个网站凭借“红色基因”“原创内容”“网络传播”的优势在数百家网站中脱颖而出,作为唯一高专院校拿到了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网络名栏”,这也是“红笔网”献给汉师升格本科院校的一份厚礼。红笔作为教育部“一节一推选”的优秀案例,作为首批省、市命名的重点网评阵地,作为高校师生的练功苑一直“长红”,陆续培育了网红辅导员毛毛姐、教育部第六届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程振伟,学生主笔杨睿华、马妍、许洁等许多人,持续输出好作品,让大家拿奖拿到手软。
有人说红笔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和胡文江这个“发起人”脱不开关系。可他本人并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他觉得应该是“红笔成就了今天的胡文江”。
胡老师认为,网络评论就是一条链接校园与社会的纽带,因势利导,引导师生结合时政热点、校园话题、身边的好人好事等撰写网络评论文章,就是实现“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的有效途径。
“红笔网像极了我的第二个孩子,又像一株慢慢长大的小树,开出了几朵鲜花,沁人心脾,挂上了几个果子,可以充饥解馋。樱桃好吃树难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持续呵护,持续栽培,传播真理、教育学生、成就老师,对他人是一种帮助,对自己则是一种修行。”胡文江感慨地说。
甘当网评“授渔者”
“急于求成”“心浮气躁”“不善于做具体的事情”,年轻时的胡文江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高。
通过持续九年“八小时之外”的编辑生涯,胡文江终于让自己坐了下来,静了下来,通过长期编辑网友投稿、反复修改师生来稿,来磨炼自己的性子。
破题“立德树人”,需要学校弘扬正气、文以载道,需要师者脚踏实地、身正示范,需要引导学生知荣明耻、明辨是非,学会学习、学会吃苦、学会创造。
编师生的来稿,首先要做到规范的表达、文字的提炼、不能出常识性错误,然后是选题立意、谋篇布局、详略取舍,再然后是大标题小标题的锤炼,语言的洗练,直到能够刊发。所以,编师生的来稿所用的时间一般是很长的,往往是自己写一篇文章的3-4倍,刚入门的老师和学生看了修改稿之后,甚至觉得“已经不是自己的东西了”“不是改头换面而是脱胎换骨”,可胡文江却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这才是手把手地带徒弟,希望大家从中获得写作的信心、受到正能量熏染、得到身心的成长,同时也更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改过的稿子看到红笔满满的诚意,看到红笔人精益求精的坚守与执着,继续给红笔投稿,吸引更多的人给红笔投稿。“不在红笔发一篇稿子,不在红笔拿一笔稿费,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这样的心声,在汉江师范学院学生中比较普遍。
有人也问过胡老师“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能不能把具体编辑工作留给其他人来做?”他的回答是“编辑的确是个苦力活,不光是要认认真真带徒弟、一丝不苟改稿子、满怀热望帮别人推稿子,更主要的是对稿件内容把关,特别是对于社会上的自由来稿,尺度怎么把握?稿子能不能发?能不能改了再发?自己亲自把关才放心。”胡文江认为,资深评论员的来稿,就像和智者对话,通过这些稿子既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又能够从中学习评论写作的好方法、好技巧。
胡文江说,青年阅读正能量文章,看正能量视频作品,更应该自己创作正能量作品,这就是网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换句话说就是“育网评之‘渔者’”。
凭“红笔网”观世界
“你为红笔付出这么多,到底值不值得?”八小时以外,有人在陪孩子写作业,有人在和朋友喝咖啡,也有人选择了“诗和远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胡老师的大部分时间却放到了红笔上,而且不求回报。他觉得,毕竟,有些事情需要有人来做。自己淋过雨,所以有余力的时候要努力为别人撑伞,这把伞撑起来,就一定会有人向这里聚拢。在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红笔人满怀虔诚之心、执着之心、无悔之心,紧扣“红”字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传,紧扣“笔”字用心用情用力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紧扣“网”字牢牢守住网上阵地努力传播网上正能量。胡文江还陆续邀请了十余位顶级媒体人士和评论专家走进“红笔名师讲堂”,开办了十余场专题讲座,让更多的师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受到了教育。
胡文江创立的“红笔网”,名称来源于自勉“把自己的历史用红笔写到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哲学家杨献珍先生。他早年追求马列真理,因革命被捕入狱后成立了狱中党支部秘密传播马克思主义。解放后,杨献珍针对“浮夸风”等反马列的那一套进行批驳,捍卫真理。因为“三次哲学论战”又被扣上帽子,蒙冤入狱长达八年之久,后又被流放,可杨老一生笃信马列真理,并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丰富和发展真理。杨献珍战斗的一生铸就了伟大“红笔”精神,即便蒙受不白之冤对自己的信仰也从来没有动摇过。这种伟大的精神深深震撼、打动了胡文江。网站以“红笔”命名,就意味着应该承担起责任和使命,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来守正创新,进一步做好红色文化传承的功课,进一步做好原创作品的多文体尝试,进一步强化“红笔头”的培训力度,努力在运用新媒体手段促进网上正能量传播的温度、广度、力度上有新突破,争取在高校网络思政事业中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红笔是一个育人平台,是青年之友,胡文江以红笔为主阵地,甘做小编,乐作“授渔者”,以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有为青年为己任。“让青年越过大山看世界,走出大山,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心灵,创造出彩人生。”胡文江对红笔的未来充满期待。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程振伟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