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广东湛江、茂名、广州等地,深入企业、港口、农村等进行调研。他既强调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体经济和自主创新等重中之重,又特别关心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上率下直接现实地为全党作出了示范。
理论逻辑是实事求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最根本的观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融入新时代、把握新时代,开辟并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因为始终能够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始终能够把握“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胸怀“两个大局”,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正是基于这些基本国情展开的。主题教育关于“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等要求告诉我们:调查研究的背景就是新时代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健康等方面新的更高要求,调查研究的任务就是拨开迷雾、发现问题,调查研究的重点就是找准症结、开出药方,调查研究的成效就是树立典型、掌握规律,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本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担当,赢得老百姓对党自觉拥护和高度认同。
历史逻辑是优良传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毛泽东同志重视调查研究的论断。他把调查研究当作指导党的干部解决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和入门途径来提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克服党内主观主义的根本办法就是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科学方法,是党的优良传统中的精髓,对于共产党人永远不会过时。事实上,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分注重调研方法的运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从发放问卷、请教专家,到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再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过的方法有很多。这些都启发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创新调查研究方法上有新担当、新作为,真正把传家宝发扬光大。调研方法应多样化,要注重网上线下、虚拟现实互补,实地走访与大数据分析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与老百姓同甘共苦,通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突出问题、重点问题,切实树立党的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形象,以领导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现实逻辑是群众路线。目前,全国上下正依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可是,在调查研究当中,也出现了“轰轰烈烈搞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假调研,还有令人深恶痛绝的“笔尖上的形式主义”。有些领导干部党性不强又不善于学习,缺乏历史主动精神,缺乏爱民的情怀和对党的忠诚以及对事业的执着;学习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远远不够;对于深入群众开展调研思想认识不到位,精神状态不在线,能力作风不过硬;有的人甚至没有把使命任务扛在肩上,没有把心思花在学习、工作和守正创新上,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缺乏内生动力。
我们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走出“舒适圈”,少点“官气”、多接“地气”,主动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到群众家中坐一坐,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察民情、顺民心、办民事。调查研究是一块试金石,也是一面照妖镜。通过大兴调查研究,也可以发现谁在真正搞调研,谁在假装搞调研。调查研究绝不是做做样子,而是要真正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真正做到身入基层、心入基层,以上率下,努力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上下功夫,让人民群众对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