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飞天评论】以“思想破冰”破解“不敢干、不想干、不会干”

时间:2022-07-04 浏览量: 作者:胡文江

近日,《半月谈》报道称,在一些地方,有上级部门的过程管理,就靠各种检查考核。有的领导干部根本不愿到基层来,考核检查就看材料。基层材料报少了,上级领导就觉得你没干活儿。北方一名纪检干部称,“唯过程主义”的直观表现就是材料“满天飞”,月通报、季通报,这通报、那通报,领导面子绷不住,逼着下属把材料弄得花里胡哨。

对于这种考核检查中的“形式主义”,应该怎么看呢?正所谓“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十堰市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岗位大练兵”活动,目的就是要解决干部职工“不敢干、不想干、不会干”的问题。

为什么不敢干?怕风言风语,怕丧失“共同平庸”的土壤,怕“失去群众基础”,怕“出头的椽子先烂”。在这个问题上,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鼓励冒尖,一定要从考核、激励、奖惩上替干部职工打消顾虑。特别是单位“一把手”,一定要给干事者撑腰,一定要为担当者担当,一定不能听信那些不干事者说长道短,真正让想干事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安心工作、务好本职,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受到重奖。

为什么不想干?简单来说,就是由于理想信念动摇,敬业精神滑坡,“撞钟”“思想作祟,“懒政”作风抬头。忘记了初心,丢了使命,为个人考虑太多,为集体考虑太少,不想为党分忧,不愿为民解难,推一下动一下,不推就不动。这就需要我们综合运用思想教育的手段、绩效考核的办法、执纪问责的效能,坚决消灭这种“滥竽充数”的现象,让那些丧失宗旨意识、主人翁精神和职业责任感的人离岗,让想干事者有舞台。

为什么不会干?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上网、不搞调查研究,思想僵化、又不爱学习,危机意识匮乏,本领恐慌严重,不晓得什么是“六种思维”“七种能力”,八小时之外从来不主动去“充电”,始终奉行“我不会我光荣”。对此,组织人事部门当综合运用好“学、练、考、用、督”的手段,在实战中考察、识别、选拔和任用干部,激发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抓学习、抓业务、抓成效,让会干事的人有地位、受尊重、得实惠。

在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人民团体,甚至于具体的采写、编辑岗位,同样也存在着各种“不会、不想、不敢”的问题。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学好用好十堰的成功做法,以“思想破冰”“机制发力”促进岗位大练兵,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激发精气神,切实充分挖掘潜力,努力干出工匠精神,干出人民满意,干出组织放心。(胡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