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房县,崇山峻岭,沟壑纵横。鄂西北十堰市房县窑淮镇西沟村,在过去5年多时间里,由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全县脱贫出列的示范村。这背后,离不开一位扶贫一线的“老村官”。过去5年多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如何在西沟村落实落地,被余建福写进了12本驻村扶贫日记里。在这些日记本中,记者看到了西沟村发展产业、决战脱贫攻坚的历程,也找到了西沟村5年“蝶变”的脱贫印记。(9月28日 新华社)
12本驻村扶贫日记,是一部脱贫奋斗经。余建福的扶贫工作记忆是无数扶贫干部奋斗的缩影,西沟村的脱贫记是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写照。或许,“扶贫日记”只是简单的工作总结,但字里行间都是情,一句一页满是爱,这是扶贫干部的奋斗豪情,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澎湃大爱。
扶贫先扶智,干部带头兴产业方能为村民脱贫致富引来“源头活水”。扶贫干部余建福动员农民群众开展产业扶贫,并率先试点。为把茶叶产业做实做强,余建福加强自身茶产业的学习,成了茶叶种植、销售的行家里手,他既当参谋员、技术员,又当信息员和服务员。西沟村茶叶产业从无到有,发展了标准化茶叶基地,培育了茶叶合作社,引进了省级茶叶龙头企业。希望的田野有了希望的产业,一条脱贫之路就铺展在村民面前。
真扶贫、真脱贫,需要干群共同奋斗谋幸福。扶贫产业诞生不易,发展壮大更难。扶贫干部与广大群众同甘共苦,用智慧施肥,用汗水浇灌。“引进茶叶龙头企业是我们发展茶叶产业的工作重点,必须做好服务。”“今天,我们安排了辣椒苗的移栽工作”“今天召开村干部会议,商议了茶园养鸡问题”……一件件小事,看似平凡,却是扶贫道路上一个个坚实的脚步。扶贫产业也从单一到多元,多元种植、立体养殖,收入渠道多了,村民的致富门路也就广了。贫困村五年实现蝶变,成了脱贫示范村,就是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共同奋斗出来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干永远在路上,奋斗没有终结时。 “现在秋茶采摘进入尾声,接下来就要进行深耕和除草,为明年春茶做准备。”“我们村里到组入户路全部修通了,水电也没有问题。未来5年,茶旅融合就是新的发展方向。”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奋斗,西沟村的美丽蓝图,群众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活,将越来越可以期待。
12本扶贫日记写满“奋斗情怀”。这是扶贫干部带头奋斗的情怀,是扶贫干部与群众一起决战脱贫攻坚的情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历史性地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为了完成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就需要这12本扶贫日记中记录的脚踏实地的每一步。
稿源:荆楚网
作者: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