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湖北文明网】五卷本《中国会计通史》验证学者初心

时间:2019-09-09 浏览量: 作者:胡文江

日前,《我国首部会计通史完稿——古稀教授与生命赛跑 八年手写300万字》一文刷屏,由于该书填补了中国会计史研究的空白,79岁的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道扬也迅速走红网络。人们纷纷感叹:一个人,一部专门史,展现了共和国知识分子的情怀、奋斗与坚守。(9月5日中国新闻网)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够坚持的人并不多”,这话用在郭道扬教授身上可谓恰如其分。我们每每为那些敬业奉献者的成就所震撼时,往往是“激动一阵子”,却很难“铭记一辈子”。同样,这个世界上有情怀、有初心的人并不少,但是为了这种情怀和初心甘愿一直坚定不移、义无反顾、默默无闻地走下去,让自己的初心真正落地生根、直到开花结果的人却往往是少数。

一个人有信仰,不是因为看见才相信,而是由于相信才看见。科研创新的路上往往布满了荆棘,需要历经各种艰辛与坎坷。在这样的艰辛而又孤独的研究道路上,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不能保持饱满的热情与求知欲,不能坚守初心、信心和责任心,人们往往就会半途而废、甚至浅尝辄止。郭道杨教授从1978年开始研究会计史,晚年又与生命赛跑,历时八年手写300万字书稿,这一开创性的成果背后恰恰是郭老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

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周期,基础性研究更是如此,作为共和国的专家学者,我们必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保持定力,做真学问。2011年,以郭道扬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改革开放以来,每年获批的各级、各类研究项目多如牛毛,可其中各种追求时髦的应用型研究、“来钱快”的研究比较多,基础性的研究比较少;华而不实、差强人意和同质化的研究比较多,真正“十年磨一剑”、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重量级成果却是少之又少,根源就在于我们的学风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和不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干扰。

学术研究决不能搞投机,更不能被所谓“大学排名”所裹挟,我们需要的是像郭道扬这样的治学严谨、坐冷板凳、出真学问的知识分子。比如,郭道扬为寻找《连环帐谱》,三到浙江九进北京琉璃厂,查阅300多册图书,经与50多位学者商讨,终于找到“四柱结算法”起源于东汉的确凿证据。正是由于郭老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执着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严谨学风,五卷本《中国会计通史》才得以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中国会计一科有史无书的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学生: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郭老早年立下宏愿,只为做好“会计史学研究”这一件事,是由于他感恩于“国家的助学金让他得以读完大学”,立志报效祖国。“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郭道扬的选择尽管注定孤独艰辛,可他从来没有过迷茫和懈怠,30年的糖尿病、一度脑梗住院都丝毫没有动摇他的笃定与坚守。郭道杨教授的事迹也启发当代青年学生:只有选择了高尚的事业,把小我融入大我,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跑好属于自己的接力棒,人生才会真正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