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天府评论】扩大四川“朋友圈”是跨网借智

时间:2016-02-06 浏览量: 作者:

  日前,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向广大关心支持四川发展的网民朋友们拜年,他“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网友们加入四川的‘朋友圈’,更多更好地为四川发展建言献策!”

  回首“十二五”收官,王东明书记忘不了来自全国各地网友们献计出力,展望“十三五”开局,王书记同样对网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充满期待。作为地方主要领导,能够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思维如此与时俱进,内心如此开放包容,并且在年终岁末之际,愿意百忙之中放下身段和网民平等交流、良好互动,生动地体现了领导者主动接近人民群众,旗帜鲜明地助推党的群众路线“网上行”,着实令人感佩。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党的事业始终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扎根群众的,四川“两个跨越”战略布局同样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地域发展仅仅依靠当地干部群众”的局面,必须具备全球眼界、互联网思维,让顶层设计不仅吸纳来自基层的声音,更应当注重它山之石。那么,“跨网借智”无疑成为实现“两个跨越”的重要先决条件。

  近年来,伴随着知识分子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裂变,一批批颇具影响力的网络大V、网上意见领袖异军突起。在这股大潮之中,不少来自四面八方的网友们借助四川在线、四川日报网等网站平台为四川的建设改革发展建言支招、献计出力,成为政府决策不可或缺的有益参考。比如,每每遇到全省重要政策措施出台,来自广西的林伟、江苏的倪洋军、河北的吴海霞纷纷撰写主题评论、系列评论为四川的发展鼓劲加油。他们虽则人不在四川,但是因为“汶川大地震”,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四川人民有着割舍不断的深情厚谊。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曾记得观看四川为帮助藏区摆脱穷困架设“电力天路”之时,笔者不揣浅陋一口气撰发了《“大手笔”需要“大境界”》、《架设“电力天路”当以菊美为标》、《“德政工程”须党员发力》、《“穿针引线”的高科技让跨江输电不是梦》、《把“电力天路”打造成生态样板工程》、《用防腐“高压电网”保障“光明工程”》六篇评论,熔铸着一名外省网友的希望、期盼、担忧、激情和那颗滚烫的心。此外,在四川日报网对话官员、天府问计等栏目也持续刊登了不少网友的犀利观点和真知灼见。

  海纳百川、从善如流。四川省委省政府素来具有倾听网民意见、采纳网友建议的传统,这种良好的互动和交流也成为当地深化改革、精准扶贫、共建小康的助推器。各级党委政府也应该以省级领导的眼界、胸怀为榜样,以省委省政府的包容心态和宽广胸怀为镜鉴,在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伟大发展实践中善于跨网借智、跨域借力,兼听不同声音,既是走群众路线形式的与时俱进,也是让四川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