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二○一六年新年贺词。习近平指出,2015年“改革全面发力,司法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了政治生态改善,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2016年“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好局、起好步。”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一盘大棋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动力和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对于“封闭僵化的老路”,有人解读为“决不回头去搞‘一大二公’‘纯而又纯’”。过去那种盲目追求生产关系上的社会主义特征、忽视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照搬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错误做法固然属于我们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三十年改革开放所着力纠正的一条岔路,但是如果我们将党的“十八大”作为一个制高点放眼未来,今天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已经和过去三十年有了明显的不同。换句话说,“改革2.0版”的着力点已经不仅仅是要破除“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思想窠臼和行为模式,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破解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
习近平《2016年新年贺词》当中所谈的改革,恰恰就是以十八大对“工作中存在的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的基本判断为基点,如果结合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关于“深化军改,继续反腐”的主旨讲话,这种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就会看得更为清晰。针对十八大报告关于“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的基本判断习近平指出,“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101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153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改革成果415条,改革呈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我们重点抓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彰显了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决心。”
中央层面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展开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下的是“一盘大棋”,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种高超设计。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应运而生,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习近平亲自任组长。小组的定位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牵头人”,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是“是否能超越现有利益格局”,成果是“到2020年各方面制度更成熟定型”。
那么,为何中央一再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呢?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市场运行的法治轨道究竟为何始终与“反腐败斗争进程”相辅相成呢?为何称“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反腐揭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呢?
二、“劣而不汰”严重干扰市场法则
2015年最后一位被查官员,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常小兵有段“经典语录”为垄断经营涂脂抹粉:“在任何一个服务领域,要看消费者是否有两到三个以上的不同选择。”常的这种论调显然意味着民间资本、中小企业甚至连竞争资格都可以没有,同时也将消费者的自由度压缩到接近现实的最低。所谓“把蛋糕共同做大”不过是强者对于弱者的揶揄罢了。对常被查,媒体的口径是“三大运营商首个一把手落马”,细节暂不深究,可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垄断阵营”地位是路人皆知的。某种程度上说,垄断行业官员落马有其必然性,此前中巡组进驻联通多位高管落马便是明证。
常小兵被查无论如何都会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从手机流量“月底清零”的任性到防不胜防的“电信诈骗”,前者惊动了国务院总理,后者又存在业内潜规则,所谓“店大欺客”,垄断行业可以永远无视消费者权益和他们的纠结与无奈。通讯行业只是行业垄断的一个缩影,金融、电力、石油、流通等领域的垄断已然让“劣而不汰”成为常态。我们不禁要问,“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跑到哪里去了?消费者“上帝”的体验被谁偷走了?
当“双十一”之后的退货话题成热点,“实际退货应该在三分之一左右”让今年淘宝天猫高达912亿元交易额的神话瞬间缩水。快递公司“‘双11’过后的退货率一般都会上升”“主要是色差、码号错误、与图片不符等原因”的解释让企业的失信率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双十一历史上,虽则阿里从未公开公布过退货问题,各家电商的股价不涨反跌难掩“肥皂泡终将破裂”。
如果说电商行业规则不成熟、监管不到位造成了假货泛滥,人们在实体店和大超市仍然能够买到假货又当作何解释呢?“打假专业户”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市场法则的“失灵”:假冒伪劣在我们的市场上并不能自然淘汰。而“三鹿毒奶粉”事件则直接拷问食品“免检”这一荒唐透顶、有悖法治的制度。那么如今某些不合格的产品究竟又是通过怎样的神通拿到生产、流通和销售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市场的呢?经营与监管之间的“黑色利益链条”实则又将权力寻租、职务犯罪、官商勾结、地方保护和欺行霸市等种种倒行逆施公之于众。
这种“黑色利益链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菜贱伤农、米贵伤市”,当种植业尚未形成共进退的行业利益实体,中间商便可以超低价收购,囤积居奇,再超高价卖出,使得“米袋子”、“菜篮子”物价虚高,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进而造成居民生活成本持续翻番,实际购买力持续下降。加之消费者维权渠道不畅,虚高的物价成为常态,消费者几乎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政府采购系高危职业”尽管是句大实话,可出自一位国内担任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时间最长的人之口时,仍然足以引爆眼球。政府采购、企事业单位招标采购的存在,往往容易诱导企业家们“抄近路、走捷径”,使得他们不再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真正放在心上,他们的主要精力不再是老老实实地寻求产品的突破和效益的提升,不再单纯考虑以“质优价廉”、“服务信誉”去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是把眼光紧紧地盯在了采购人员身上,把精力放在了“公关”上,只要能把这些人“摆平”,即便产品有瑕疵,甚至存在缺陷,总会有人帮忙“兜底”。长此以往,“劣而不汰”的现象不但会成为常态,甚至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习近平曾反复告诫某些人决不能“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中央也三令五申“官商不能勾肩搭背”,尽管如此,仍然难以驯服“唯GDP论”那匹脱缰的野马。为了“捞政绩”,地方官员在招商引资方面,在扶植地方产业方面几乎已经到了“无原则”的地步。地方产业的“坐大”不但会直接拉升本地的“经济GDP”总量,同时也会成为官员“升迁”的雄厚资本,所以双方一拍即合,政府摇身一变俨然成了企业的保护伞,来自群众的各种投诉,什么环境污染、产品质量这些可以统统不是问题,当“地方保护主义”成为“显规则”,本应统一的市场实则已然“条块分割”成为林立的山头。此情此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依法治理实则已然完全抛之脑后了。
三、“打虎灭蝇”旨在形成震慑、彰显导向
李克强1月4日视察太钢时指出“好钢要千锤百炼,好产能要优胜劣汰”,这番话阐明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导向和趋势,那就是着力排除影响“市场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的干扰因素。正是由于行业垄断的存在,一方面“商家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顾客就得购买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的卖方市场根深蒂固,利益固化相当严重;另一方面,消费者出现不满意却从来没有法人主动出面道歉、承担责任,在维护消费者权益问题上,我们从实体到程序均存在诸多障碍,这样的情形在西方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当中是不可思议的。
显而易见,国内消费者目前所面对的这个“市场经济”绝非邓小平当年所倡导的理想状态的市场经济:既不能充分彰显普遍意义上的市场法则,又没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追究各种矛盾的根源,其共同的指向不外乎垄断背后的政府和权力。“政府定价”行为的长期存在已经让人搞不懂“市场主导”究竟何意(比如对油价和房价的调节);官员的“趋利避害”心态也必然使其对盈利不多的惠民事业麻木不仁(比如现在根本买不到以前几毛钱就能治病的药物),相反对于油水丰厚的地方却频频伸手。情况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一批十八大以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的官员纷纷落马,其中不乏官至省部级,乃至副国级的“大老虎”。可是,群众对于这些“大老虎”的愤恨,却远远比不上身边那些“苍蝇”来得更痛彻,或是觉得“老虎”和群众之间距离够远,难以看出彼此有什么直接的利害关系;或是觉得巡视反腐就是“一阵风”,有如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或是觉得“打虎灭蝇”不过是单纯意义上的“整肃吏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关系不大。如果不破除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就不能深刻理解中央巡视反腐的良苦用心,就不能真正看清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布局和刀锋所指。
必须要看到,中央对市场经济建设的历史方位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的判断从来都是了然于心的。李克强上任伊始就谈到“改革进入深水区,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习近平则指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如果将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这些讲话用逻辑串起来,我们就能看到一个更加清晰的谋划布局。
所谓“难啃的硬骨头”,无疑就是那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结构性的矛盾。和这些问题和矛盾所对应的,不仅仅包括现行的体制和机制,更是对应着具体的事、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利益。从1992年到现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提了20多年,这些年的改革建设造成了阶层分化、利益固化,这说明执行当中不仅仅存在体制机制障碍,领导干部当中不仅仅存在“不懂、不会”的问题,更存在严重的“不想”的问题。同时,“消费者不满意”和“人民群众缺乏获得感”并存恰恰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从严治党”从方向上是根本一致的,从进程上是相辅相成的。推进这项改革就必须超越现有利益格局,必须得“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然要“动奶酪”,甚至是“伤筋动骨”。
因此,反腐败斗争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通过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建设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顶层设计,随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政治保障。另一方面,巡视反腐可以说是助推经济体制改革的“非常之举”,数十位省部级高官落马,既对贪腐形成了震慑,又彰显了改革的导向,但它也仅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而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乘风破浪之旅。“两个百年目标”的灯塔是我们的航标,中央的决策部署给我们指明了航线。前行的旅途既有暗礁险滩,又有滔天巨浪,考验船手的本领和艺术。船员们只有戮力同心、齐心协力,勇做时代“弄潮儿”,神州巨轮才能载着我们稳健前行,驶向“中国梦”的美好未来。
汉江师范学院 "红笔"网友俱乐部 Copyright © 2015 党委宣传部制作、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