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5日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表示祝贺。在国人兴奋之余,屠之获奖也引发了很多争论,包括屠呦呦缘何多次落选院士、及集体科研成果的署名权等问题。(中国政府网2015年10月6日)
在网上看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消息,还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要么是编辑把人名打错了。“屠呦呦”是谁?究竟是我孤陋寡闻,还是此人本来就名不见经传呢?至少我们的两院院士名单里是无此大名的。上网一查才知道,这位80多岁高龄的药学家曾多次落选院士,因没博士学位、未留洋,被称“三无科学家”。看得出在获得诺奖之前,不但媒体对于屠教授没怎么关注过,即便在学界也几乎没几个人认得,难怪不少网友惭愧地说“为何我从来不认识屠呦呦”?
“三无教授获诺奖”有如屌丝逆袭,瞬间刷爆网络。屠教授用在野生植物中发现并萃取出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对人类药学研究和生命健康方面的贡献得到举世公认,国人在欣喜之余,更多地开始追问为何那些手里掌握着巨大财力、顶级科研条件和诸多资源的院士们的成就,居然远远比不上一名“三无教授”?为何这样一位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却屡次落选院士呢?当下的院士评选究竟还是不是为了奖励优秀科学家和创新人才的初衷了呢?国家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究竟存在什么问题?而但我的疑问却是: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三无教授获诺奖”让我首先联想到了“钱学森之问”。钱老临行前曾经为国家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死不瞑目,可国人摘诺奖的事实证明,国内缺乏的绝不仅仅是创新型人才,更缺少的是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和环境。事实上,人们对于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质疑由来已久,只不过“三无教授获奖”恰恰反证和坐实了这一点:真正潜心科研并有成就的人默默无闻、不被重视,甚至于屡屡遭受排挤,可那些手中握有大把资源,头上顶着多个光环的院士们不但往往无所作为,反倒一有风吹草动就跳出来发表他们的“砖家”言论。
笔者在想,假如钱老在世,他会不会继续追问:我们的国家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真正在潜心治学呢?俗话说“板凳要座十年冷”,搞科研创新就更需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三无教授”的冷板凳这一坐就是大半辈子,甚至年过八旬不为人识,我想这不仅仅是学界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悲哀。我们清晰地看到,和那些久被盛名所累的所谓的院士、专家们不同,“三无教授”长期躲在灯火阑珊处,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
真正的科学家得鱼忘筌,我们的评价机构是买椟还珠。我们的评价机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操作”,眼睛死死地盯着期刊级别,不看成果本身。并且,当下的评价搞得是越来越复杂,外行评价内行,厚厚的表格,繁杂的程序,让真正搞科研的人望而却步,觉得是白白浪费时间。这种异化的评价体制虽然已经和科技创新本身已经渐行渐远,但其不良倾向和造成的后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屠教授的研究是1979年的立项项目,直到今天才放出光彩,这很不容易。记得前几年也有一部著作出版,据说也是改革开放前就立项了,成果出来的时候人们几乎都把那个项目给忘记了! 由此可见,评价科技创新成果决不是去排座次、拼人脉和砸钱,重要的是要的是要有扎扎实实的作为,要能够拿出真东西来!建立更加科学化的现代学术科研及其评价体系或许非一日之功,可是至少不应该让我们自己真正的科学家沦为“屌丝”吧?
汉江师范学院 "红笔"网友俱乐部 Copyright © 2015 党委宣传部制作、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