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30 浏览量: 作者:
1970年,马静珍抱养了一出生3天的男孩,5个月后发现男孩异常,后诊断为先天大脑发育不良。她不顾周围邻居的劝阻,44年来对瘫痪在床的孩子不离不弃。1974年,马静珍再一次抱养了一名小女孩,抚养她直至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并有了自己幸福的家。2014年11月,马静珍荣登"中国好人榜"。(1月28日中国文明网) 日前,当一则"脑损伤婴儿申请安乐死遭拒"的消息正在网上、坊间争论得天昏地暗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知青妈妈马静珍"40余年抚育瘫痪养子,无私母爱超越血缘"的报道。相比之下,那些身为亲生父母者何以忍心动辄剥夺孩子生存的权力?当人类对生命的敬畏越来越少的时候,这究竟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 马静珍老人对抱养来的那位先天残疾男孩40余年的不抛弃、不放弃,不由让人想到了"驼背妈妈"孔珍兰收养40余名弃婴的故事,想到了房县那个两岁时因脑瘫被亲生父母遗弃荒野的何艳雪,出身农民的养父何良林宁可终身不娶也要坚持把她抚养成人。这些没有血缘但胜似至亲的感人故事,一次次叩问人类道德的底线。 当年那个抱养的男童被确诊为"先天性大脑发育不良"后,马静珍拒绝了有人拿丰厚的报酬"换走孩子搞医学活体实验科研",拒绝了亲人朋友多次"放弃孩子"善意的规劝,看着怀里这个眼睛明亮,稚嫩的小手一下下挥舞的孩子,马静珍不忍心抛下他,让他经受那样的苦,觉得这毕竟是个生命呀,他也需要有个妈妈,毅然决然地把孩子抱回家,40余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自己却为此债台高筑,生活艰辛。 "只要心里有爱,再苦的日子也不会觉得太难。"马静珍不图回报、不畏艰辛,创造了以个人之力领养两个孩子的人间奇迹。支撑她含辛茹苦大半生的,无疑就是那份对生命的爱与尊重。面对此情此景,不知那些狠心抛弃亲生骨头的人父人母又会作何感想! "重人贵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他人,对动植物乃至一切有生命的个体的尊重与敬畏,体现的正是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的文明程度。尤其是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对于那些或先天残疾,或后天遭遇变故致残的幼小生命,他们更需要阳光和温暖,人们岂能动辄轻言放弃,甚至将他们的生死拿到台面上来争论呢? (胡文江)
高校网评
重点网评
商网评论
地方网评
校内链接
汉江师范学院 "红笔"网友俱乐部Copyright © 2015 党委宣传部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