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中国文明网】“爱管闲事”闪耀着集体主义光辉

时间:2015-01-27 浏览量: 作者:

    退休前就职原哈尔滨电缆厂,担任煤气锅炉工的张滨,虽然已经年过六旬,依然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烈火浓烟中救出气息微弱的8岁女童。熟悉他的人都给他打上了“热心肠”、“打抱不平”、“爱管闲事”的标签。退休后他仍然主动帮助社区有困难的人,是邻里公认的好人“老张”。201411月,张滨荣登“中国好人榜”。(127日中国文明网)
    俗话说“管闲事、落不是”。尽管张滨对火、燃气极为熟悉,不乏与之“遭遇”和“搏斗”的经历,各种救火的经历已有56次了,可就是由于未能挽留住那个8岁女童鲜活、幼小的生命,始终难以释怀。虽然,孩子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终因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张滨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救人事迹,仍在邻里间被传诵和学习。
面对老张这种爱管闲事的“毛病”, 女儿更加理解和支持,而老伴儿则因为担心他的身体,更希望他能“少管闲事儿”。在笔者看来,老张这种乐于助人、施恩不图报,不仅是一种家传的美德,一种朴素的邻里守望情怀,实则折射了鲜明的主人翁精神和宝贵的集体主义精神。干好本职工作离不开这种激情和热情,社会文明进步更是离不开这种责任和担当。
    毛泽东同志曾经专门撰文批评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错误倾向。在“小悦悦事件”、“老人倒了不敢扶”的不良风气蔓延的当下,毛主席的这番话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当他人和国家的生命财产受到安全威胁之时,能够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这种和冷漠围观、见死不救、见危险就躲、见责任就逃的不良风气形成鲜明对比的,不正是集体主义精神吗?
    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念。其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行符合社会公众集体利益,核心在于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服从集体利益。因此,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当集体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能否抛下个人利害得失挺身而出,考验这个社会的世道人心,考验一个人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从年轻到退休,无论是救火、江中救人还是抓小偷,亦或是帮邻居通下水道、扛面粉,看到谁有危险或突发情况,老张总是第一时间本能地冲过去。从老张这种“好管闲事”的执拗性格里,我们发现集体主义的精神其实并不稀缺。假如我们人人保持一颗张滨这样的赤子之心,这样的古道热肠,让这种关爱无限的传递下去,我们的社会何愁不会更加的和谐、温暖呢?(胡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