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e21时评]高材生的戾气暴露了人文素养的缺失

时间:2013-04-22 浏览量: 作者:

    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疑遭室友投毒,16日去世。(4月17日《东方早报》)
    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角的校园恶性案件怵目惊心,令人倍加心痛和惋惜。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先后发生过清华女生“铊”中毒案,北大“铊”投毒案,中国矿大校园投毒案、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案、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命案等等,其中或因竞争压力、经济压力,或因情感纠纷、心理障碍,多为琐事报复性杀人。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来自生命教育、心理干预、思政工作等缺位,使得大学生普遍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一些问题学生更是成了教育工作的盲点,以致校园戾气越来越重,校园惨剧频繁上演。这不仅仅是涉案人员的悲剧,更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应试教育”模式只见分数不见人,育人的结果必然是人格不健全。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本功能,人才人才,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当代大学生虽然掌握着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可“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缺乏必要的德育和美育,一个人的信仰往往是迷失的,其精神世界往往也是苍白的,思维方式往往也是幼稚的,这种生理早熟与心智上的不成熟,加之社会阴暗面的教唆,必然导致大学生行为上的失控和错乱。
    我们党将“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写入“十八大”报告,有其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指导意义。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应当从人的成长规律维度出发,彻底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窠臼,在学生的知识结构、精神信仰、行为养成等层面的顶层设计上给予必要的反思重构。唯有将纸上的原则要求变成现实的行为,方能避免大学生误入歧途,避免校园暴力频繁上演。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消解存在于学生身上的戾气呢?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着丰富的疗治“现代文明病”的药方。儒家“仁”的理念,释家“扫地不伤蝼蚁命”的情怀,道家“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墨家“爱无差等”的理想追求,法家“大仁不仁”的至高境界,都应该成为规劝人们求真向善、各美其美的教育资源。
    在中国古代,读书人之所以备受尊崇,是由于他们读的都是圣贤之道,为人之本。因此,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当自觉拿那些“见物不见人”的旧的育人模式开刀,自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智慧,让基本的是非观、荣辱观、忠义观、仁爱观充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充实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使其真正占据人们的头脑,以此引导教育,滋润下一代,使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有破有立,有担当、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