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e21时评】校园文化建设塑形更要铸魂

时间:2013-01-06 浏览量: 作者:

    郧阳师专党委书记杨郧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高校竞争最终取决于校园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一定要重视用大学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强化管理。该校校长喻斌强调,要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优化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塑形的同时更应当铸魂。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具象的物化载体。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化载体。多年来,郧阳师专深入挖掘、总结、提升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革命红色文化,将其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丹江校区中心广场耸立的杨献珍塑像、反映鄂西北历史文化的浮雕群、反映师专精神的拓荒牛,对学生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办学主体的战略转移,十堰新校区的文化校园建设更加注重文化的融入,校园的道路楼宇、景观设施等处处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现代文化气息。整个校园相对划分为“道、德、地方和现代”四大主文化区,零公里原点地标、沧浪观鱼、文以载道、文华广场、闻道台、行之道、砚池、郧府学楼、明德阁、桐华苑、起凤潭,这些以历史文化掌故命名的楼栋道路,山体水系,处处体现着人格塑造、道德养成和人文关怀,学生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发、教化和濡染。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具有高度的精神提炼。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青年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全独立的人格,才能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校园文化精髓和灵魂——“大学精神”的锻造与凝铸,就变得极为重要。一所大学的精神内核,往往内在地体现于其办学理念、教学科研、学生活动、规章制度及管理过程之中。长期以来,郧阳师专重视美育在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校园文化“软环境”的培育,努力锻造优秀的教风、学风、文风。近年来,又以“知行反思”十大举措为载体,彰显教书育人,将课堂深度融入与课外典型示范相结合;突出学以致用,将专业学习训练与服务经济社会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将学生活动载体与外围环境打造相结合,探索出一套富有特色的“美育塑造学生人格,文化引领个性发展”的育人体系。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塑形”更要“铸魂”。独特的“大学精神”,往往是一所高校社会影响力的标志,这种标志烙印在每位师生的身上,并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保持相对的恒定,进而对地方社会产生影响。打造十堰地区“最为靓丽、最有文化、最显特色、最富市场竞争性,最具社会影响力”的高校,体现了郧阳师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塑形与铸魂”的文化自觉。当前,以物化载体为重点的“塑形”工作接近尾声,“铸魂”的任务随之开启。郧阳师专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人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方面工作,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性地做好校训、校徽、校歌、校旗等校园基础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教职员工素质拓展系列活动,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吹响了凝铸大学精神之魂,践行“立德树人”基本要求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