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e21时评】高校思政工作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

时间:2012-12-06 浏览量: 作者:

    长期以来,很多高校把“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奉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圭臬。窃以为这种做法仍然停留在思政教育的低水平阶段。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标高和要求,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当遵照中央要求,结合实际,努力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努力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档次和水准。

    为什么说“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的做法水平很低呢?因为这种方法往往还停留在只讲“利害”不讲“是非”,只重“物质”不重“精神”,甚至于“只见物不见人”的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更高境界应该更加重视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比如理想信念、人文关怀、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等。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则应当围绕“育人”的根本宗旨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如何评判大学生思政工作是否取得实效呢?近年来郧阳师专实施的大学生“知行反思”十大举措就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郧阳师专是一所老牌的师范院校,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探索了一套“师范教育”的育人模式。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也是通过改善后勤服务质量、加强贫困资助力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和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途径开展学生思政工作,并探索出了“思政工作进网络、政工干部进宿舍、防身教育进课堂”等经验。与别的学校不同的是,除此之外,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坚持了将近20年的“劳动教育课”就是创新思政教育载体,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有益尝试。

    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实效,必须实现“知识、技能、理论、觉悟和行为”五个层面的贯通,最终由行为来揭示学生思想变化的效果。从去年开始,郧阳师专在常年开办“劳动教育课”经验的基础上,将大学生的行为养成拓展为“知行反思”十大举措,包括开展知行反思、优化劳动教育、扶助校园社团、习练广播体操、增设读报时间、完善品牌项目、设立创新奖励、开展技能竞赛、提升综合素养、重奖省地赛事等十个方面,全面、规范、系统、具体地落实素质教育。比如开展知行反思可以引导同学们自觉地爱惜粮食、珍惜时间、遵守公共秩序、摈弃各种校园不文明行为;习练早操要求同学们早晨6:30就起床,这样可以纠正学生们不良的作息习惯。

    今年以来,郧阳师专以深入推进“两访两创”工作为契机,从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抓起,突出强调学生思政工作者的“身教”作用。暑期组织思政课教师深入十堰农村开展“三农”专题调研,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调研,组织辅导员及所有任课老师撰写教书育人笔记,开展教职工人文素质拓展系列讲座,认真做好思政队伍“三个十佳”评选。新生入学后,学校连续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学校面向新生精心组织开展了“常思亲人的嘱托”征文活动,要求同学们精选典型事例,表现自己入学后如何牢记亲人嘱托,刻苦学习,不虚度光阴,在此基础上评选校园“知行之星”,成绩计入思政课测评体系。此外,学校还组建了校风纠察队,对校园各种不文明行为予以制止和引导。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思政教育的综合效益,让新生终生受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保证学生不闹事、不出事还仅仅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常规做法,但高校育人的标高决不能仅仅止步于此。“育人”之要在于磨砺意志、锻造品质、养成人格、塑造灵魂,让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自我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求真、向善、审美。所以,思政工作不光是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他们的未来;不光关注他们的成才,更要关注他们能够成人、能够健康成长,使之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毅力、有办法克服和解决;不是教会学生趋利避害,而是教会他们明辨是非,自觉地为追求真理,追求独立人格,追求公平正义,追求人民群众的福祉而献身。所以,只有思政工作者心中有正气,心里有学生,对党的教育事业充满爱与责任,我们的工作才能开拓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