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e21时评】“国旗下的讨伐”凸显美育缺失之殇

时间:2012-04-11 浏览量: 作者: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9日,启东市汇龙中学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当天上午,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时,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扬子晚报2012年04月11日)

    正如该校副校长徐辉所说,在如此庄重的场合,发表这样“不当言论”显然不是很妥的。徐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对学生很宽容,还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当时,音响主控台就在不远处,也有老师站在演讲台附近,完全可以断掉电源或让这位名叫江成博的学生停止演讲,“但那样也会打击他的自尊心,我们还是坚持让他讲完。”从学校的态度中,我们看到了汇龙中学那种蕴含美育思维的包容精神,以及校领导较高的媒介素养。然而,这种精神和素养恰恰是当今很多学校和老师所缺少的。在这里我们不妨也反问一句,国旗下演讲不合适,那究竟什么场合合适呢?学生是教育对象,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也是教育的消费者,消费者对不佳的教育“服务”,难道就不能有合理的表达渠道吗?

    演讲现场有的老师却认为,小江的行为属于“个人情绪化严重,纯粹是发牢骚”或“为了出风头”。果真如此吗?消息显示,作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的汇龙中学非常重视每次的国旗下讲话。演讲学生不仅精挑细选,而且对学生写的演讲稿,老师还要严加把关。在不少老师眼中,小江是一名成绩不错,落落大方,还热衷参与社会活动的好学生。去年国庆节他还在学校组织的“忆红色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学校“国旗下的演讲”组织周密,经验丰富,成效显著,演讲者及其稿件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和仔细推敲的。因此,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作出“异常”之举,不能简单地用情绪化、出风头来解读。

    追求“升学率”,不是汇龙中学独有,这一现象在全国都相当普遍。追求“升学率”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如果将其变成中学办学效益的唯一评价尺度,将学生能否考上大学作为评价育人效果的唯一标准,那就大错特错了。让中学生考上大学是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育人”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事业是关乎民族未来和希望的事业,是党的事业,是由科学发展观统领的事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教育事业应当把“育人”放在首位。事实上,国内的中小学“养成”教育还是相当缺位的,养成教育之前的幼儿“启蒙”教育更是远远没有跟上,如此便造成了考入大学后的学生人格不独立、心理不健全、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因此,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乃至自杀、自残的情况,跟不到位的中小学“养成”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跟缺少“美育”作支撑的幼教实践有着根本的联系。在一些教育从业看来,“德育”可以解决孩子行为层面的所有问题,“美育”则无足轻重。事实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和终极关怀的教育是美育。德育的目标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人,使教育对象最终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具有健康、独立人格的人,使受教育者成为既有益于社会又能自我实现的人;德育的方式是灌输,美育的方式是熏染。因此,单纯依靠德育是有明显局限性的。同时,也有幼教从业人士认为,在幼师队伍中开展儿童心理学知识培训,或者开展“体音美”就可以塑造孩子健全、独立的人格,这样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美育在孩子人格塑造方面有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是德育可以替代的,也不是心理学知识,或者表层的体音美课程所能涵盖的。

    塑造孩子的健全独立人格,应该用美育的视角看待孩子婴幼儿期、青少年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将“人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学习阶段”视为一个整体,而不能割裂开来看待,让教育从业者掌握足够的美育理念,将美育实践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融入德、智、体诸育之中,才是“育人”的根本要求。先成人,再成才。只有具备了健全独立的人格,才可能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品质,才能解答“钱学森之问”。因此,中小学校长及幼教从业者应该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祖国未来和社会主义建设负责的高度,深刻把握国家关于重视学前教育、重视养成教育等方面的政策精神,切实将“美育”理念融入教育行为的全过程。

    [作者] 胡文江 [来源]郧阳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