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校门口发生特大凶杀事件
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全国35天内连发4起校园血案,各地从校园、社会等方面急补安全措施:加强防暴力量、健全安保机制、严把校门关口等措施纷纷出笼。笔者所注意的,却是作案主体、作案手段、案发场所及其严重后果的惊人相似。痛定思痛,笔者以为及时采取得力的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治本之道在人心。
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中国人向世人推崇的理念是“和谐”。其中最基本的和谐在于人自身的内在和谐。4起血淋淋的校园惨案打破了很多人的“和谐”迷梦,更值得注意的是它暴露了社会底层人们内心的灰暗、脆弱与不和谐。长期生活窘迫、心理失衡、缺乏幸福体验、压抑无处宣泄,又得不到必要及时的心理疏导,加之网络媒体的不谨慎的报道方式,导致连坏血案的总爆发。究其根源,还得从作案主体地精神状态谈起。
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发展的构想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于这里的“富裕”概念的理解,人们往往更多地解读为“物质上的富裕”,于是社会建设当中在某些地区就容易出现“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现象。事实上,小平同志从来就没有忽视过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强调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没有错,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忽视了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胡锦涛同志主张着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出于这种战略性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样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制和人文环境。忽略了这一点,就难以做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个统筹”,就容易造成社会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的拉大。这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同样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物质上先富的人往往精神上显得苍白,大搞烧香拜佛,占卜算命等迷信活动,既是寻求心理安慰,又是继续求官求财。物质上还没有富起来的人们在封建主义遗毒尚存的经济、政治环境中,在充斥着各种“潜规则”的社会中处处碰壁,尤其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等消极心理。加之“富二代”和“穷二代”的鲜明对比,使得许多社会矛盾激化升级。于是造就了这种现状:物质上无论贫富,人们在精神上都有可能不同程度地产生异常,他们要么被民间传教士所利用,要么采取极端手段报复社会。
党和政府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实现国家富裕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更加重视人民的幸福指标,要让人活得有尊严,要实现共建共享,这恰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消除人内心的不和谐,根本之道是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有所信仰、有所敬畏,从而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的智慧,悲天悯人,重人贵生,讲信修睦,清心寡欲等思想,既可度化人心,亦可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并使之润泽国人的心灵,方为消解对抗心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
感谢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