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的观点来说,上医“治未病”属于预防医学,最为可贵;下医治已病,就是等人病了才予以医治,既劳民伤财还可能不得要领。领导之道如医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领导者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前瞻意识,要善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做到料事在人之先,行动在人之前。国家教育部集思广益,花大力气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出于这种前瞻性的战略考虑。
实际上,我们的很多领导者并不能做到“治未病”,而是在充当“消防队员”。如果将各职能部门比作一枚枚旋转的“陀螺”,领导者就是那根长长的“皮鞭”,由于缺乏压力和动力,陀螺必须借助皮鞭的力量才能旋转,自身没有主动性,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然而陀螺很多,皮鞭却只有一条,难免会顾此失彼。这样的机制只能导致领导者忙于“治已病”,处处捉襟见肘,时时疲于奔命:盖房用的砖瓦不够了,临时想办法去弄;干部离任青黄不接了,临时抓壮丁填上去;已经有了预算安排的仍不能避免事后追加;能制定规范的也要“一事一议”,甚至还要“特事特办”;“一把手”不在很多重要事情就拍不了板,往往会贻误战机。于是我们工作,无论是可预见的,还是不可预见的统统没有个前瞻性考虑,给人的感觉就是无章可循、手忙脚乱。
这种“皮鞭VS陀螺”式的管理机制属于典型的“人治”:不是用制度管人,而是用人管人;不是凭制度办事,而是凭指令办事。“人治”的这种责权不明,使得人心不齐,皮鞭即使甩得“嘎嘎”响,陀螺们依旧我行我素。因为在温情脉脉的“人治”体制之下,耽误了工作不会有人找你麻烦,做错了事情也不会有人来追究,最后一个“集体承担”不了了之,其结果无非是错失发展机遇,作出的承诺不能兑现,吃亏的到头来还是集体和大伙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代管理包括“决策——执行——督办——反馈”四个基本环节,分别连接着四个管理层面,“人治”的做法习惯于集权,不能有效分权,就使得管理没有了决策层,领导者直接充当了皮鞭的监管甚至执行的作用,于是没有人负责去考虑未来的宏观规划和科学论证,遇事靠估计,凭直觉。这种老掉牙的观念、老掉牙的机制以及老掉牙的环境造成单位的节奏、效率根本无法同社会经济发展合拍,竞争、危机一旦来临,领导者一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怅然若失,无所适从。
“治未病”则要求现代领导者必须按规律行事,必须靠制度管人,必须权责明确、奖罚分明,必须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目前,深圳等地关于党政一把手分权的做法就是很好的尝试。“治未病”也是在提倡领导者的“节俭意识”——不仅仅是节约金钱,更重要的在于节约时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机遇就是最大的节俭。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头脑,领导者决策缺乏前瞻性,不善于“治未病”,就难免错失发展良机,造成最大的浪费。“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层面的内容,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还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医治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同时,像高校这样的事业单位,一定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虚心学习那些充满蓬勃朝气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运作模式。对于员工来讲,不论其行为如何,都活在一个“希望”之中。“希望”的内容可能大同小异,了不起的领导就是能提供希望,带头去追求这个希望,从而使员工们自动自发,万众一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不会再有人甘当那被动的陀螺。
感谢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