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的目标要求,其中体制机制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到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体制机制创新”是衡量和检验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建设性、是否真正取得实效的关键一环,是实现学校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服务地方做贡献的重要保障。因而推动科学发展,既要解决工作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制度层面的问题。
第一,体制机制创新的核心在于通过运用改革的手段消除制度方面的不适应性、不科学性和不连续性。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当前教育环境和形势的新变化,把解决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以破除陈规陋习、惯性思维和各种随意性,建立有利于发展的良性机制为着力点,改革一切不合时宜的、阻碍学校教育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打破一切人为限制竞争作用发挥的制度性障碍,在善于总结经验、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阻碍,形成符合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制度创新要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听取利益相关群体和工作对象、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对那些需要上下互动、协调一致、达成共识才能出台的制度,要不断沟通、反复协调,从而增强体制机制的政策性、科学性,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可持续。
第二,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在于执行过程当中要排除一切干扰,切实维护制度的尊严。制度制定以后是否能管用关键看执行,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决不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降低标准、放宽条件甚至是违反原则。一项制度的出台,经历了实践的反复检验和群众意见的反复征求,一旦经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就意味着这项制度在校内具有了公认、通行的效力,一般不得随意更改或者影响其正常运作和执行。制度的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监督,确保各项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公正公平、不受干扰。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提高工作的执行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校园构建上来,领导干部和相关责任人一定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折不扣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尤其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
第三、体制机制创新必须突出重点、及早下手,在力争取得实效上下功夫。创新体制机制,说到底是解决学校建设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解决问题和矛盾应当突出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多为广大师生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要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与把握发展形势、研究发展思路、谋划发展举措和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陆续形成一批有关体制机制问题的调研报告。要围绕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全局性问题,重点加强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科学发展评价机制、统筹协调发展导向机制、干部绩效考核机制、作风建设机制、长效维稳机制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等体制机制建设。通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感谢投稿!
同题阅读:
依靠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领导干部是关键
正确全面科学理解“以人为本”
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突出实践特色
科学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