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地评线】东湖评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仁气和灵气

时间:2023-12-02 浏览量: 作者:石平林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9月9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弘扬教育家精神,正当其时。

许慎《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与新时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是一脉相承的,都在生动表达着教育是一个要充分彰显“教育者使命”的过程。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说的那样:“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家精神就是在完成这种教育人的使命过程中凝练成的。

教育家精神是饱含仁气的精神。《论语·雍也》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是孔子回答弟子子贡什么叫“仁”的对话。一个仁爱的人,博施济众,乐善助人,但前提是自身能行,自己要先有实力。一个教育家,就是首先具有了仁人之心,仁厚之气,有了这样为人的本色,然后才有为师的资本和育人助人的能力。著名教育家于漪胸怀“仁”气,一丝不苟于工作的点点滴滴,每天晚上9点前工作,9点后学习,持之以恒把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有的语法、修辞、逻辑和文、史、哲知识,以及中外名家名著,了然于胸。她独立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力求自己先懂,再教学生,决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她每天到校的路上,都要把上课的内容在脑海中过一遍,将自己的每一节课当成一件件艺术品来打造,吸引学生。就是布满全身的仁气,使得于老师1977年的《海燕》电视直播教学,家喻户晓。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就要修得一身能为师范的仁气。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学生人生成长的引路人;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工匠精神,提升教学水平,征服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能立高看远,主动探求教学新知识新领域,以广博的学识,培育视野开阔的现代人;能紧跟国际教育的前沿学术动态,让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智慧课堂,活泼高效地培养不是书呆子的创新能人。弘扬教育家精神,就要胸怀先“修己”然后“立人”之仁气,做学生认可、喜爱的好老师,敢当教育发展的弄潮儿排头兵。

教育家精神是充满灵气的精神。灵气是一种智慧圆融的和谐之气,既厚重又深远。晋代傅玄《鸿雁生塞北行》:“退哀此秋兰,草根绝,隋化扬。灵气一何忧(优)美,万里驰芬芳。” 《管子·内业》:“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灵气能芬芳世界,无内无外、无私无利地造福世界。教育家具有了这种“大我”的芬芳灵气,才能以无私之深情,灵动之智慧,启人心智,感化学子,成人成才。“人民教育家”高铭暄,秉持灵气之风尚,宽厚包容与学生之间的不同观点。高先生坦言“如果说的有道理,我还是尊重人家自由的学术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我是这么讲,学术归学术,关系归关系,有不同意见是好事,真理越辩越明”。就是由于高先生的博爱灵气,让学生更加敬爱老师,视之为人生难得的良师益友。高先生常引韩愈《师说》之言对学生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在学生向他递交论文时,他总是先亲手端上一杯清香绿茶,再谈论文。学生在不经意间闲谈自己的生日,高先生便会悄悄记下,学生生日来临,就会收到高先生发来的温馨祝福。高先生对学生关怀备至、无微不至的灵气,深深感染鼓舞着学生,学生也会以师为范,终身受益。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就要修得一身让学生心动的灵气,用心与心的互动,对症下药,解学生心结,知学生诉求,化学生心急。因势利导,教育感化学生,为他们撑腰鼓劲。只有以这样机智而又真挚的灵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会从根本上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的教育目标。 这是一种发自真心正心的和善包容之气,对于正在成长的青涩学子们,尤为珍贵。弘扬教育家精神,就要先修好这种以心换心、推心置腹、爱生如子的灵气,才能有效营造师道尊严、其乐融融的良好教育生态。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仁气和灵气,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才能成为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大先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石平林(汉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