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红笔红”网络作品征集㊸】红笔聚合“共振”力量

时间:2024-06-17 浏览量: 作者:徐圣娥

“把自己的历史用红笔写到底”,汉江师范学院以老校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党委书记兼校长杨献珍的名言命名“红笔”,寓意深远。十年来,正如其命名所期望的那样,“红笔”实现了“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的目标,获得了“全国高校优秀网络栏目”、湖北省十佳基层网评阵地等诸多荣誉。同频共振的网评作者队伍渐成星火燎原之势。

汇聚“同频”之人,高举正能量大旗。当今社会,人人皆是麦克风,人人皆可成为发声源,信息迅疾,思想多元,价值观多样。“红笔”2014年创立之初,就是以笔相邀,聚合汉江师范学院校内外的“同频”之人,在“红笔网”这个平台上,高举正能量大旗,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品评时事热点,讲好中国故事。于校内学生而言,激发大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做胸怀天下,许党爱国的有为青年;于校外人士而言,激发人们走出“小我”,活出“大我”,做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有用人才。“红笔网”的出现,适应了高校学生、青年群体运用新媒体阅读的习惯,满足了人们对时事热点快捷反应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匡正了舆论的错误走向。为大学生树牢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社会、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起到了引领引导的重大作用。“红笔网”是以一支“红笔”唱响党的声音,唱好新时代新征程的主旋律。

发挥“共振”作用,弘扬新风正气。共振是物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通俗讲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也被引起振动。我们可以把“红笔网”聚合的每个“红笔人”看成一个振动源,散落在高校的角角落落,隐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活跃在网络的各个时段。这些振动源每写出一篇评论,每发一次声音,就会带动同频率的人共同振动,会在高校内,社会上、网络间形成一股力量,一团正气,一缕新风。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汇溪流而成江海。这样,就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比如,“红笔”近年来引导网评作者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喜迎冬奥会、党史学习教育、思政教育等话题写了不少文章,通过“红笔网”、荆楚网的东湖评论、团省委的小青快评等平台推送出去,取得很好效果。“红笔”窗口,减少了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封闭,增添了“天下兴亡,系于吾辈”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点燃点滴“星火”,成就“燎原”之势。种子的力量是巨大的,点滴星火是可以燎原的。在这方面,“红笔网”无疑是成功的,她积极立德树人,就像一把伞,聚拢着一批热爱生活,关注社稷,心系家国的“大格局”人士。她聚拢的每一位网评作者就是一粒粒种子,一点点星火。他们在学校内会逐渐成长为有理想、会思考、学理论、懂政策、有逻辑、善思辨的大学生;在社会上,网络里,他们用无声的语言,用手中的“红笔”影响人们的认知,帮助大家准确无误地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愚昧、什么是进步、什么是倒退、什么是崇高、什么是低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于大学生而言,通过“红笔网”,可以拓展他们思维的深度、广度、精度和力度,让学生提高荣誉感,提升自信心,更好地成长成就;于社会人士而言,可以带动身边的人向阳而生,听党话、跟党走,减少戾气,知荣明耻,明辨是非,让人生充满阳光,让社会充盈朗朗正气。

“红笔”之所以“红”,是因为手握“红笔”的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人民无比忠诚的人。“红笔”必须得到传承和赓续。让我们继承、弘扬“红笔”品格,像杨老那样把自己的历史用红笔写到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圣娥(十堰市张湾区档案馆副馆长)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