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或许是从沧海桑田到万象更新的蜕变。十年于郧阳,亦是如此,从郧县到郧阳区,从公认的山区到“全域公交县”,从寂寂无名到被人知晓,每一次浪潮来袭,郧阳都用迎浪起舞的笃定、胆识与果敢,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从而缔造了今非昔比的郧阳城市新貌和发展格局。
历史总是在一浪又一浪的改革中不断向前,2014年9月9日,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撤销郧县,设立十堰市郧阳区。彼时,“八分山水一分田,半分丘陵和庄园”的郧阳面临着交通尚不便利、城区面貌“脏乱差”、百姓就医不便等“硬伤”。撤县设区是郧阳蝶变的起点,对于郧阳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而郧阳也拿出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在这波“政策浪潮”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在现代交通方面,郧阳致力于架桥修路,持续升级“四好农村路”,拓宽公路路网,实现路网覆盖全区,顺利通过“全域公交县”考核验收,实现全区“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的目标,为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为郧阳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生态环境方面,郧阳持之以恒的开展“绿美郧阳”行动,实施“碧水、青山、蓝天”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方向,构建全新绿色产业链,守好郧阳的生态命门,创新碳汇金融,实现生态资产价值化、市场化、金融化,让郧阳人民既能享受生态福利,又能获取生态红利;在民生福祉方面,通过引进外国语学校、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等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设立扶贫公益股,长江医药通过重组在深交所上市,华阳集团顺利在北交所上市,建立“一人一网一中心”多元矛盾化解体系,通过“一村一辅警”实现社会创新治理。一座座郧阳新地标拔地而起,城市面貌不断更新升级,郧阳也实现了从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83亿元到2023年的242亿元质的飞跃。十年光景,郧阳带领着郧阳人民向着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不断迈进,向世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文化才能彰显一座城市的气度和底蕴,“文明没有断层,历史没有断代的通史地域”,说的就是郧阳,除此以外,郧阳的诗词文化、沧浪文化等,都为郧阳平添了几许人文之美。更有甚者,在“网络强国”这股浪潮中,从郧阳走出去的汉江师范学院创办的“红笔”网友俱乐部,俨然已成为高校思政课的标杆,也让汉江师范学院在一众高校中脱颖而出。今年,正值“红笔网友俱乐部”成立十周年,回看来路,它始终践行着“以自己手中的红笔承继革命先辈遗志,传播弘扬网上正能量”的初衷,正向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师生网评作者,以“红笔”为时代、为中国、为城市代言,向时代、向世界发声;它史无前例地创造了高校思政课的新样板,解码了高校思政课育人育德、树人树德的新思路。如今,影响力巨大的“红笔”,也从人文影响、城市宣传和人才供给等方面反哺着郧阳,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郧阳实践阔步向前,助力郧阳向着“美丽郧阳、活力郧阳、实力郧阳、魅力郧阳”的目标大步迈进。
“南水北调大水井,万古一地大郧阳”,郧阳作为南水北调的核心水源地,背负着南水北调的重大使命。自移民工程在十堰启动后,紧临汉江的郧阳,前后迁徙18万余人,让原本就是国家级贫困县的郧阳“雪上加霜”,到郧阳区设立的2014年,郧阳在全区建档立卡识别出的贫困人口多达16.34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5.63%,超出湖北省平均水平20.82个百分点。在这样一个民生大考验中,郧阳政府没有退缩,而是开拓性创造出“郧阳模式”,打好脱贫攻坚战,通过易地搬迁产业先行、帮助盘活困难企业、大力发展香菇和袜业两大扶贫产业等精准扶贫措施,让郧阳贫困发生率大大降低、贫困人口大大减少,让郧阳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此外,在脱贫攻坚、重建家园的同时,郧阳还通过治水、净土、增绿、生态修复等举措,擦亮本土绿色生态底色,走出了一条“好土好业好产品、好山好水好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确保了“一江清水送北京”。如今,郧阳迁徙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水源地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而“一江南水向北流”,“南水”也滋养了北地的庄稼和人民,为北地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北地人民带去源源不断的福祉,在南水北调这场浪潮中,郧阳再一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实现了南水北调双赢的美好愿景。
历史的浪潮奔涌不息,是要成为弄潮儿还是被浪拍打在历史的沙滩上,郧阳给出了答案。在每个浪潮面前,郧阳都以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奋发向上之势踏浪翩跹,书写了一帧又一帧精彩的郧阳篇章。十年只是沧海一粟,但这十年里,郧阳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未来,郧阳会缔造出更卓越的郧阳,“红笔”会续写出更多更精彩的郧阳故事、中国故事、时代故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涂雅萌(武汉经开区“车之声”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