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隐匿的深处,一盏明秀之灯,波荡内心的希冀,足下的跋涉,印证新时代浩瀚的征途上高耸的山峰、辽阔的原野。今年,红笔十周年,请以“红笔”之名,汇聚红笔网的磅礴力量,从微小而坚韧的语辞出发,书写好评中国的丰厚和绚丽。
在红笔萦绕的校园内,探究汉江师范学院高质量发展,以象牙塔之名,敕令奋进和华美,在智力支撑的架构中蕴藉丰沛的源泉,以无畏的姿态融入岁月的江河。汉水奔涌,汉师奋进,融合发展,实现高校和地方的双赢。
红笔,在时空中,宛若一座灯塔,指引远行归来的人们。于是,红笔之光,映照苍翠的校园,朗朗的读书声,以及青春进行时的创制和编纂,在现代化学科建设和师范性、应用型办学的合辙中探寻和合之美,并追踪建造的模型所产生的效应。
某种程度上,红笔照耀的地域,以壮阔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气势,严谨的步骤,丰饶的成果,在生态主义和“天人合一”的指证下,眺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武当,回望汉水平静而蕴藉了奔腾的部分——郧阳。缄默的表述,在富美的边界上点击翡翠般的镜像和壮阔的图轴,温顺的辞令,以重新出发的号角,复归幽静的气韵,归于古典主义的亭廊,归于现代主义的车轮,归于人民的眼眸中印刻的嫣然和沸腾。
转瞬而过的角落,凝萃的红笔,以正声的豪迈,精髓的体悟和精巧的结构,复述希冀和浪涛,恢弘的原野上行进的火热的锻造和辉煌的倒映。红笔蕴含年轻的指代和绵薄的气韵,贯穿其中的朝气和喷薄,会转化为推进郧阳乃至十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红笔以全新的理论视野和较高的指导意蕴,在如何做人和做事,乃或立功建业的路径上,引燃灯火,映照岁月和坚持;红笔在臻善的格调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和思维,进而反刍自我体系的完备,从而更好地实现地方性、师范性和应用型办学的均衡,以时代进程中的共鸣和协奏,回应更大的追问和使命担当。
历史的车轮驶过此处,留下红笔的斑斓,回环红笔的气概,汇聚由红笔肇始的可能和雕饰。从一支隐形的笔和“互联网+”的平台出发,红笔提炼独属于它的圭臬和标识,并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施展才华和本领,以指针般的浸染,助推一条江的涌动、一座山的宁秀,乃至一座城的丰厚。锦绣和帛画的双重点题,在次第的铸造中显示璀璨和自如,延展长卷上丰美的片段和永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金城王二(甘肃兰州)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