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红笔红”网络作品征集98】一条汉江,两个故乡

时间:2024-08-19 浏览量: 作者:王成伟

人若与哪块土地有缘,便会出生到那块土地上,落地生根。

我非常庆幸,世间有余家坡这么个小村接纳了我,让我成为有根脉的人。哪怕小到全世界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我依然感激它,让我落地为人。我曾设想,假如我是刘家门前的一棵槐,或者汉江河边的一块石,几十年后的今天,该是什么命运呢?一直到离开余家坡很多年,我才意识到这些。

余家坡翻过梁子,便是生养了祖祖辈辈乡亲的汉江河,人们都叫它大河。妇人们常常约了三五姑嫂,一边家长里短,一边锤漂搓拧,与一条河展开一段亲密对话。舅舅有条木船,靠打渔盖了楼房,那是河神给他家的庇护。很多年后我再回乡,只见一河碧绿闪光的水,像梦境中一大块美轮美奂的玉,闪耀在星转斗移的沧桑岁月里。那时候,舅舅家的楼已消散一空,连同村子已经在南水北调的迁徙中,行走到另一方世界里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余家坡人就很耳熟“南水北调”这个词了,明白早晚要迁徙到一个未知的异乡。隔三差五就会在房前屋后冒出来一些勘测人员,戴着眼镜,眯着眼睛,在高架子的仪器上测量、端详、记录。那番架势就是告诉我们:一定会搬。

那时候,我们小孩子并不知道,搬迁意味着,余家坡所有记忆、故事和血脉故人,一切都将葬于水下了。邓家梁子上层层累累的坟头,稻场边喊娃回家吃饭的呼唤,大河里嫁女的船队背影,四季轮回温润了祖祖辈辈的风,一切的一切都将无踪无影。最后连追忆的人,也将消亡在另一个未知的远方......

这样的等待持续了二三十年,足以让我这一代的孩子迈向中年。记得2010年上半年,母亲密集的电话中告知身在上海的我,舅舅作为村民代表,已随团从郧阳奔赴襄阳查看土地、监盖住宅好几次。与舅舅的通话里,他充满了对新生活的乐观。

也那年的一个秋天,我连夜从上海颠簸了二十多个小时的大巴,急切地回到了十堰,加入了迁徙的长龙。

那一年,那一天,对生于汉江沿线的几十万人乃至对整个中国而言,2010年11月28日,是湖北移民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全省完成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武当山特区四个县(市、区),二十一个乡镇、一百六十三个村的移民外迁,十堰市共组织一百一十九批次、一万八千零二十三户、七万六千六百五十二人迁往湖北省九个市,武汉、襄阳、荆门、荆州、天门、黄冈、潜江、仙桃和随州等九市所属的二十一个县八十一个乡镇、一百九十四个安置点全部安全接迁。十堰市先后出动搬迁车辆一万零三百三十三台次,累计行驶里程超过八百五十万公里。这是一场远比三峡移民更为复杂、艰辛的大移民行动!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的奇迹!

那天从十堰出发的车队绵延几十里。舅舅安顿我坐在一辆货车的副驾驶,向襄阳北部的黄集镇青山村进发。村名是家乡小镇的原名,全镇的移民汇聚一村。这是个不错的设计,想想原来十里八乡的亲戚同窗相见要跋山涉水大半天,如今几分钟便可以串上门了。人均二十四平方米的住宅,可以自由选择房型大小,很多家庭按人口需求选了两层的联排别墅,前庭后院,满足了对别墅的向往。分属的几亩土地让每个人都获得了足够的踏实感。

尽管此后我极少有机会回到襄阳的青山村,尽管我的父母因工作关系依然常住在十堰,但是全家人一有机会,还是心心念念地相约到襄阳小住几天。给院子里的树浇浇水,去地头看看金灿灿的稻子,去邻居家看看多年前难以相见的亲人,偶尔回望一眼天空尽头的余家坡,心里开始默认,襄阳,这是我新的故乡。

搬迁四年后,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了。还记得那年的12月12日下午两点,我在上海的新闻里看到,丹江口水库的源头,洁净的汉江水奔腾而出,沿着我出生的那个的村子,沿着余家坡妇人们洗浆的汉江,一路浩荡飞驰到河南、北京、天津、河北,每年向北方输送九十五亿生活生产用水,滋润干渴已久的大地……身为丹江口水库源头水一部分的汉江,将成为中国北方百姓最大的一口生命之井!为此,丹江口大坝将加高至一百七十六点六米,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将淹没湖北十堰、河南淅川数千公里的公路、码头和集镇。心里骤然为水底的故乡,为自己和乡亲们为国家做了贡献而升腾起满满的自豪……

眨眼间,南水北调通水已经十年,我和我的乡亲们迁徙到襄阳也有十四个年头了。沧海桑田里,又一代的村人已诞生、长大。余家坡迁移过去的一些长者已经埋葬在襄阳那片土地上。一批乡人驻守着青山村,在襄阳那片稻田里耕耘、收获,绵延、传承,守护着我们第二个故乡。唯有一条相同的长河——汉江,牵连着挥之不断的往昔和滚滚前进的现实,让两个故乡血脉相牵心手相连。

庆幸余家坡还有零星的亲人,靠迁在江边的新宅里,守护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祖坟,让他们在袅袅青烟里没那么孤单。一排排青砖白墙构筑的新农村耀眼醒目美如诗画,与江底沉没的故事山水呼应。

汉江的这一头,是十堰,是郧阳,是余家坡,是我的出生地,我的原乡;汉江的那一端,是我和乡亲们的新乡,是襄阳,是青山村。人一生拥有一条江,两个故乡,那是多么美好的际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成伟(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