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媒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网媒关注 > 正文

【“红笔红”网络作品征集119】建言:校地互融,共赢发展

时间:2024-10-09 浏览量: 作者:胡钉

城市拥有空间与产业资源,高校拥有人才和科学资源。高校与地方理应是互相补充、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关系,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存在高校与地方融合“两张皮”、一头热的问题。汉江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社会培训等多种形式,持续构建面向地方发展需求的产教学研融合体系,与地方在共建共享中,有效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存在双方联系不足、互动不够、融合不深的问题,为推动汉江师范学院与地方高质量高水平的融合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对接,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深刻把握十堰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新定位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围绕十堰市“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入地方产业布局和核心产业板块,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聚焦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环境保护、促进“两区三带”旅游整体发展等,加强学校“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特色学科群以及环境工程、生物科学、化学、应用化学、旅游管理等专业建设,强化融合对接,为十堰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培养生物医药、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文化旅游等供给专门人才、提供智力支持。聚焦地方新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加强与地方相关高新企业合作,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培养适应于十堰市新能源建设、大中型数据中心、网络机房绿色建设与改造的专门人才。聚焦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落细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解决十堰基础教育发展难题,为地方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更多基础教育优秀教师。与十堰市各县市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积极参与“百校联百县”活动,积极推荐各类专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贡献才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加强发展资源对接,打造融合发展新平台。地方积极支持高校建立产教融合服务平台或科技中介服务平台,提供相关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建立一批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加快实验室成果熟化及产业应用。打造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供需对接、成果融资等科技成果市场化流动平台,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流动,建立地方科技成果库和企业技术需求库。地方积极支持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和科教融合学院,引导地方高校围绕现代产业集群重点产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支持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企业、院系与企业等多层次合作办学,加强园、校一体化建设。强化地方人社部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社会化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的联动,组建“创业孵化基地联盟”,打造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和监督管理体系平台。

三是加强工作组织对接,完善融合发展新机制。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建立联系对接机制,建立企业家与科研专家常态化交流机制,推进科技成果和市场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与地方中小幼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交流,构建贯通招生、培养、就业及职后发展的协同育人共同体,持续健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完善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和校企共建双聘机制,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高校教师双向交流,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或到企业兼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企业研发人才到高校任职。建立“企业出题、高校破题、政府助题”揭榜机制,形成攻坚合力。

四是加强政策制度对接,塑造融合发展新动能。地方加大对产教融合的财税金融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和高校共建产业技术实验室、中试和工程化基地,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高校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引导保险机构开发产教融合相关保险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重点用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地方政府购买服务、落实税收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打通实践教学阻点。加强科研科技成果的整理、跟踪、挖掘,建立高校科研科技成果项目库和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定期发布科研科技成果目录,推进成果应用与转化。深化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五是加强人才评价对接,培育融合发展新成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个人评职称与服务企业挂钩,在高校探索设立社会服务型专业技术岗,让社会服务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师获得专门职称评聘通道,提高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探索实施代表作评价等评价方式,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和青年人才评价周期。完善科研后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作为项目和人才评价的重要内容。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奖励比例,将成果转化纳入职等评聘和绩效核算指标范围,建立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元分配机制。

大学依城市而建,城市因大学而兴。高校与地方的发展相辅相成,汉江师范学院和地方只有互融共通,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钉(汉江师范学院)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