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新学校两个多月了,每到周末,湖北省丹江口市杨山路小学4年级语文教师蔡明镜仍不时地接到此前任教学校的孩子们打来的问候电话。被问得最多的是,“蔡姐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4月13日《中国青年报》)
蔡明镜是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16届毕业生,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好人”“荆楚楷模”“荆楚好老师”“十堰市道德模范”等荣誉。她受教育部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做宣讲,2019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短短几年之间,蔡明镜老师取得了突出成就,获得了巨大荣誉,产生了深远影响,她的育人故事不断被社会各界“看见”,“魔法女教师”只是生动形象的比喻,背后更有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汉江师院精神的支撑,“播撒希望种子,助力学生心眼明亮”更能精准概括其作为。
条件艰苦不可怕,“碌碌无为”不可为。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特岗教师经历中,面对“仿佛看不到希望”的现实,蔡明镜老师并没有被艰苦的条件所影响,而是以积极的行动去唤醒孩子,播种下关爱的种子,也收获了孩子们对她的热爱。从关爱学生的细微之处做起,“蔡姐姐”的称呼更亲热了,学生关爱老师的心意与行动也多了起来,蔡明镜老师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静下心来,蹲下身子,在拉近师生的距离,在凝聚双向奔赴的力量,关爱的种子开花结果,感恩的果实特别香甜,“有老师在希望就在”的心声无比坚定。
利用资源建舞台,激活想象向未来。大自然资源丰富,处处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把诗歌写在大地之上,蔡老师这个想法与做法很神奇。于是乎,天野之间,山坡之上,自然界里,处处都有了诗歌的声音,处处都带来了孩子们神奇的想象,一句句、一首首小诗生动起来了,诗歌的神奇魅力在蔡老师的巧妙引导之下,渐渐生发出无限活力。雨晴的一首《雨的家在哪》还刊登在杂志上,进一步坚定了蔡老师的步伐,“拥有想象的孩子就不会差”,蔡老师没有说这样的话,但她的行动却一直在表达这样的声音。不仅如此,蔡明镜还利用互联网资源,为这些山里娃打开“远方的世界”。将外面的优质资源引进大山,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开发大山,利用同伴互助力大山,让全校每位老师有了一门特色课程,充分对接学生的需求,诗与远方并不遥远。
把种子埋进心田,点亮心灯强自信。创造资源,利用情境,引导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蔡老师尝试过很多,一举一动之间往往都会伴随着一种让人不可抗拒的魔力,指引之下,学生就会进入其中,还会出于其外,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得到了充分激活。特别让人感动的是,蔡老师对弱势儿童的付出及关爱,组织起当地670余名老师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蔡明镜送教上门工作室”为丹江口市300多名残障儿童、1900多名留守儿童持续送教,撒播下关爱的种子,照亮了越来越多困境中的孩子。艺术性地将希望的种子散播到孩子们的心田,为弱势儿童撑起一片晴空,蔡老师继续在做,而且还越做越大,“要把‘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师院精神埋进更多山区孩子的心田”成为了她的行动誓言。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最怕的就是怕孩子看不到希望,不能够内驱孩子的成长。蔡明镜老师抓住了教育工作的痛点和难点,选准了方向与途径,踏踏实实的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内心,为孩子们种下了希望,也为孩子们檫亮了眼睛,发扬光大了汉江师院的精神,引领孩子们心眼明亮走向未来,这样的老师需要有更多,蔡明镜老师也一定能够带出更多像她一样的老师。“被人牵挂,是一件幸福的事儿。”蔡明镜说。拥有更多被人牵挂的人,幸福的事儿会有更多更大的价值。
(红笔:周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