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两会微评】异化了的应试体育,该引起重视了

时间:2023-03-07 浏览量: 作者:杨飞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3月4日开幕。正在北京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将目光聚焦体育中考,带来的两份提案都与之相关。

“人生三大考,中考、高考和研考”。就像台阶一样,中考是“三大考”中最为基本的一步。好似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中考之后大约只有一半学生能去高中学习,由此也就导致“内卷”特别严重。那么,如何在中考考出好成绩?学校、家长、学生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特别是对于学校而言,考试科目、分值的设置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事实的确如此。比如,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逐步提升中考体育分值。此后,随着体育分值逐渐提高,应试体育倾向也有所抬头。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全部围绕中考测试项目展开,“考什么就教什么”,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甚至于一些学校在临考时还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最终也只会让学生身心疲惫。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提升中考体育分值目的是引导青少年更多地参与体育锻炼。异化了的应试体育,对人才培养和参与体育锻炼而言显得格格不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打破“唯分数论”,真正将评价指挥棒回到培养人才上来。应注重对学生运动习惯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性管理。如此在获得客观、真实的过程性评价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运动中健康快乐成长。

(红笔: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