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七一文学|“生命线”系列㉗奋斗精神的养成

时间:2022-11-20 浏览量: 作者:张倩

作者简介:张倩,中共党员,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师,特殊教育专业指导老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时政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强大力量、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屈的信念。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大改善,我们有些青少年的奋斗精神却大不如前。

一些青少年奋斗精神的弱化,是一个不争事实。小王同学期中考试考砸了,家长有些纳闷:孩子放学回家就立刻做作业,吃饭都要催好几次才出房门,学习看上去还是挺努力的呢,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究其原因竟然是做作业不愿动脑筋,依赖平板电脑搜索答案,节约时间在网上追大片,过早地学会了“享受生活”;小李同学在生活上追求享乐,还经常跟同学搞攀比,生活上不注意节约,铺张浪费成为一种习惯,让家长很是头痛;贺同学大学毕业两年了,由于怕吃苦,不愿艰苦奋斗,追求“三好”(好单位、好工作、好待遇),不愿去偏远、贫困、落后的地方,所以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最后等、靠、要,直接“啃老”。

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日子变好了,但奋斗精神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奋斗精神要从孩子抓起,从小学阶段抓起,要在他们的心中播下奋斗的种子,帮助他们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读书的远大理想;奋斗精神对于中学生来讲尤为关键,因为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刻苦钻研、力争上游、勤勉做人、经受考验的意志品质显得格外重要;大学阶段要重点培养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奋斗荣誉感,就是要培养他们独立奋斗、不懈奋斗、忘我奋斗、接续奋斗的精神。

人生没有奋斗的终点站,只有奋斗的加油站。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人,无论功成名就的大文学家、大科学家,还是普通的劳动者、技术工人,都是靠奋斗养活自己、成就事业、走向辉煌的,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更没有不劳而获的便宜事。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新时代下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年接着一年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奋斗精神意味着吃苦耐劳,意味着奋发有为,意味着执着追求,意味着艰苦创业,意味着开拓进取。奋斗精神展示的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崭新的精神面貌。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的青少年理应自觉传承和弘扬伟大的奋斗精神,努力奋发向上,苦干实干,不负韶华,超越自我,为中华民族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