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汉江师范学院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共建的“郧县人遗址”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该校学术报告厅举行。(10月6日极目新闻)

大学,学术的摇篮;高校,科研的高地。地方高校虽然没有全国重点名牌那么被人关注,但是,应该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人才的比较优势,成为全国学术的亮点,打造区域科研的光点,汉江师范学院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多学科学术摇篮,成为地方学术家园。地方高校应该是地方学术研究的聚集地。汉江师范学院一直聚焦地方文化研究,学校以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因地制宜,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站在荆楚大地上绽放特色学术之花。目前,学校建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农村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所有的地方高校都应该这样,根据自身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成为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园地、研究阵地,成为知识学术的一片沃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魅力四射。
打造科研高地,引领全国学术前沿。地方高校应该找到自己的特色科研,实现区域崛起。 “郧县人遗址”研究院成立后,马上启动“汉江文明探源工程”,明晰汉江流域古人类与文明起源,以及汉江、汉字、汉民族、汉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学术界的大事;加快“郧县人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报告,以及以“郧县人遗址”为中心的世界古人类考古发掘研究报告出版,这是世界学术界的好事;成立汉江古人类研究中心,永久性会址落户汉江师范学院并规范化运营,这是大学的喜事;开办“郧县人遗址”学术讲坛,积极筹建汉江古人类博物馆,展陈相关古人类化石及石器标本,这是地方文化的要事。地方高校就应该打造一个能够叫响全国乃至世界的学术科研亮点。这样的亮点照亮高校未来,突显高校担当。
学术是大学之魂,科研是高校之基。一所大学,学术至上,才能灵魂不丢;一座高校,科研为根,才能基础牢靠。大学是做大学问的地方,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沃土。两者都离不开学术的洗礼,科研的沐浴。真正的人才唯有在学术洗礼中才能实现思想的升华,只有在科研锤炼中才能实现素质的蝶变。尤其是地方高校,学术与科研人才不足,更应该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出硬实力,方能让大学之“大”真正凸显,高校之“高”熠熠生辉。
越是地方的,越是特色的,越是精彩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赶超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地方高校不能落下。
(红笔: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