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七一文学|“生命线”系列⑳强化爱国的意识

时间:2022-10-01 浏览量: 作者:张倩

作者简介:张倩,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师,特殊教育专业指导老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时事评论员。

国庆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内心充满了爱国情怀。爱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追求、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觉悟、一种情怀。利用迎国庆、庆国庆,大力开展学党史、学新中国史、学改革开放史、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对于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向着党制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是很有好处的。

然而在校园里我也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在举行升国旗仪式过程中,队列里总有个别同学不行注目礼,或者窃窃私语,更有甚者双手插裤兜神态轻佻;在爱国主义主题班会上,老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长津湖》,看到毛岸英向毛主席提出去抗美援朝时,一名学生小声说,“好傻,待在北京不好吗?如果是我,我就不去”;在思政课教学中,老师让学生列举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过突出贡献的五位以上杰出人物的名字,有学生竟一口气说出了五位娱乐明星的名字,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一些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的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当务之急,我的建议是:第一,社会层面,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净化社会环境,切实保障爱国主义教育有序有效开展;通过新媒体平台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加大爱国主义宣传的力度和密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第二,学校层面,学校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该积极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在学生中组织和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力争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第三,课堂层面,授课老师要通过课堂及时、准确、生动传递爱国主义知识,尽可能让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学生心中扎根。第四,家庭层面,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榜样,积极正面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给孩子以极其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执着的爱国主义理念、坚定的爱国主义行动。

爱国主义要从娃娃抓起,要从未成年人抓起,要从青少年抓起,要从每一个细节抓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中华民族、爱中华文化。老师要教会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奋斗,我以为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学生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并让它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这是教育青少年强化爱党爱国意识的极好机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应当成为当代青少年最响亮的誓言。引导好青少年走好、走正、走实、走稳脚下的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期待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更加幸福安康、社会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