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童其君:“车间”里的科普公益课善莫大焉

时间:2022-09-11 浏览量: 作者:童其君

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那里有一个“21世纪车间”,这个“车间”有些特别,没有机床和设备,只有讲台和教具。“车间主任”也不是工人,而一名小学老师。从2020年开始,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的信息科技教师陈少华,就在这里,开启了他的科普公益课。课程面向周边社区的孩子们,陈少华自掏腰包,购买工具、器材,自己制作教具,给孩子们展示各种科学原理。(9月9日深圳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21世纪车间”,善莫大焉,功莫大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陈少华一边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21世纪车间”上,另一边,两年多时间里,他已经为此花费了十几万元。由此可见,教师陈少华是颇具家国情怀的,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希望有更多的教师都来学习这种精神,希望其他地方类似这样的“车间”里的科普公益课也能有。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车间”里的科普公益课益处多多。孩子们远离手机,不光是学习科学技术,还学习动手能力,学中玩,玩中学,既是玩具,也锻炼身体,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么去走向社会,怎么去回报社会。这样的“车间”里的科普公益课,确实很有推广的必要,不懂得怎么走向社会,该怎么活下去干一番事业?不懂得怎么去回报社会,又怎么可能将来爱国家?正是经过了磨练,孩子们才会学了成长。因此,“车间”里的科普公益课,实在不能小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谁的童年梦中没有天马行空、异想天开?哪个少年心中不对神奇自然和人类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童年稚气,梦未污染。希望我们拥有耐心,去陪伴孩子慢慢长大、等待孩子渐渐成熟,给他充足的父母之爱,鼓励孩子发人之未发之问,让孩子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大家的支持,“车间”里的科普公益课一定能造福更多孩子们,给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插上自由和创新的两翼,最终将会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当个科学家”就不再是一个梦想,更是一个自我觉醒的宣言。

(童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