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张倩,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师,特殊教育专业指导老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时事评论员。
骗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现实生活中,网络诈骗却不分国界、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职业,也不分场合。诈骗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电话、微信、QQ等,坑害亲戚、欺骗朋友、诱骗同学甚至小学生,忘却了做人的本分和底线。使得各行各业的人纷纷调入网络诈骗的漩涡,跌得伤痕累累摔得晕头转向鼻青脸肿,轻则开始怀疑亲情、爱情、友情,重则导致许多悲惨事件发生。
一天,我正在吃午饭,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传来学生急促的声音,有同学晕倒了——某同学在玩手机游戏时,网上有人添加他为微信好友,表示要高价购买他的游戏账号,对方让他登录一个叫“下芬购”的网站,称该网站为正规游戏交易平台,很多游戏玩家在此买卖账号。该同学同意出售账号,但对方称用来购买账号的钱款被“下芬购”网站冻结,需出售人充值再进行交易确认,该同学便用自己的生活费2000元在该网站进行了充值,后发现对方的微信联系不上了,该网站也无法登录。生活费没了,该同学因不好意思向家长开口,便找同学借钱吃饭,勉强维持了半个月,结果因低血压晕倒在宿舍,被其他同学发现之后,便出现了故事开头那一幕。
我们都是肉眼凡胎,纵使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时常也难以识别网络的诈骗,在网络诈骗分子精心布置的“天罗地网”里晕头转向。要警惕网络诈骗,一方面,学校应请相关人员开展网络诈骗知识讲座,发放防诈骗宣传材料,给学生们详细分析防诈骗案例,让学生炼就一双识别骗局的双眼和头脑,能够及时拆穿骗局,避免损失;另一方面,父母要提醒孩子,所有的诈骗皆是为了钱财,不要轻信别人,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不要外露个人财务信息,遇紧急情况立刻拨打“96110”。与此同时,我们应该遇事多一些周密思考、多一些冷静分析、多一些高度警惕,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样诈骗分子也会对你绕道而行。
网络诈骗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森林中的猛兽,你不走进森林,它们是无机可乘的,你不招惹它们,它们是难以趁虚而入的,更不会咬得你遍体鳞伤甚至倾家荡产。遭受网络诈骗的人事后往往会抱怨说:我当初怎么看他都是“好人”;我当初怎么就相信他的“鬼话”;我当初怎么就看不清楚那是“深渊”……与其事后埋怨,不如好好总结经验,擦亮双眼、提高警惕、明辨是非,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再跌得更重、摔得更痛。
警惕网络诈骗,需要人人小心;面对网络诈骗,需要事事小心;陷入网络诈骗,必须及时止损。相信随着国家对网络诈骗的重拳打击和大力整治,随着网络的健康发展以及全民防骗意识的加强,人人参与防诈骗,一定会使得网络诈骗无计可施、无路可走、无路可退、无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