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红笔快评】追责“问题插图”亡羊补牢更要形成长效

时间:2022-08-22 浏览量: 作者:殷建光

针对此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套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中国教育部22日在其官网通报调查结果,27人被追责问责。(8月22日中国新闻网)

202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第十一套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8月公布调查结果,27人被追责问责。同时,新教材插图重绘完成,走在了秋季开学前,速度之快,勇于担当,让人称道。教材插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图,不能出任何问题,出了问题,就必须快刀斩乱麻,知错就改,立竿见影。

对教材插图问题必须零容忍。教材插图,不仅关系教材质量,更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是在模仿中长大的,教材插图是模仿的第一对象,直接关乎孩子成长。教材插图存在的不美观向上,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存在差距,插图人物形象比较丑陋,个别插图甚至存在错误,一些线条绘制和元素选择不当等问题,让人触目惊心,影响恶劣,危害严重。严厉追责、反思漏洞、亡羊补牢、弥补失误是必须的。同时,也应该成为一记警钟。假如没有人举报,有关方面难道就会永远对这些“问题插图”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吗?因此,只有强化责任、用心履职,切实扎牢制度的笼子,让失职渎职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新教材插图,体现中国风精气神。新教材插图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表达方式,凸显中国绘画的艺术追求,追求中国画线条的韵致与节奏;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相关素材,呈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形象设计追求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又贴近现实生活,注重表现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而且,设计过程,深入一线实地调研,调研对象涵盖学生、教师、家长三个群体,征求美术、教育、出版专家和媒体人士的意见建议;通过读者意见反馈邮箱、中小学教材意见反馈平台、读者来信等多种渠道收集意见建议,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判,合理吸收。这是教材插图设计的正道,必须长期坚持,不能有任何动摇。

追责“问题插图”要有长久“综合效应”。长久,就是对这次教材问题的追责要成为永远的教训,这次新插图树立的标杆,要赓续坚守,再也不能让教材插图出问题。综合,就是要由此及彼,对于教材的文字表述、素材选用等方面,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都必须坚持科学严谨规范不动摇,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不动摇。要用好人教社官网“中小学教材意见反馈平台”、电子邮箱(jcfk@pep.com.cn)、公众留言板、信函等渠道,对群众意见和建议,逐一登记,建立台账,及时采纳合理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完善教材。教材无小事,事事关未来,必须群策群力,形成合力,让教材质量不断提升。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必须用心。学生教材是体现精心呵护的重要载体,不能出问题,必须让师生满意,人民满意。

(红笔: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