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张倩,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师,特殊教育专业指导老师,时事评论员。
语言的伤害有时候也不亚于武力造成的伤害,我们不能小视而必须正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发生语言暴力的场面,但往往无能为力。那是因为,干预吧别人说不关你的事,不干预吧又常常会惹出不少事端。轻则造成不满和郁闷,重则引发不安定因素,更有甚者,还会引发群体事件。
这不,有位学生遭到语言暴力后是这样描述的:“最近半个月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十几天,我开始怀疑自己,讨厌所有人。心中像是扎了无数根刺,非常难受。经常遇到这样的事,都会让我长时间想不开。在感情上我有很大的缺陷,我会一直斤斤计较,可我并不想这样做,但确实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伤害我的话,就像幽灵一样纠缠着我,让我无法摆脱。于是前几天我买了美工刀、绷带和消毒用品,准备想不通的时候就自残。”可见语言暴力对人的巨大伤害是无法想象的。
经常找到学生特别是那些闷闷不乐的学生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决条件。如前面这位学生,就是我在同她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她向我吐露的心声。得知这样的情况,作为老师我的内心是十分沉重的。她抱着我放声大哭,我耐心地倾听、仔细地询问、深切地同情。在与她做了深入沟通之后,我找到该学生的班主任老师,说明该生面临的棘手问题,要求他细心关注、持续帮助、多方救助,尽快让她的心灵得到抚慰。与此同时,我联系学校心理辅导老师,让学校高度重视此类问题,并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来防范类似事情的发生。
听到语言暴力这四个字,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说得难听了些、说得刺耳了些、说得夸张了些,也没什么大不了。而事实上,语言暴力对一个人的伤害有时候是致命的。一把刀伤到别人,会留下看得见的伤口,而语言暴力看似没有伤口,但却给一个人内心留下极大的伤害。如果一个人内心强大,他有可能不太在意,一笑而过;若是一个人心胸不够开阔,那就有可能在内心埋下仇恨的种子。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忽视语言暴力带来的无形伤害。我们一方面要教育那些语言施暴者“口下留情”,另一方面我们要开导内心不够强大者,让他们面对语言暴力时不要往心里去,尽量做到一听了之。
有句老话:骂的风吹过,打的铁实货。这里强调的是,不要老把别人的话往心里装,要用豁达的心境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语言暴力。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不做语言施暴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去宽容和包容别人的不足,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归结到一点,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问题成了堆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