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探访房陵博物馆感受多彩文化魅力

时间:2022-08-03 浏览量: 作者:杜美君 王家美

诗祖故里,千里房陵。为探索房陵文化,感受其蕴含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和文化魅力,7月14日,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旅融合调研小分队走进古朴而深沉的房县博物馆进行参观研学。通过欣赏这些凝结着辉煌历史结晶的文物,实践队员们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体会到了房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一、“野人文化”令人着迷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房县博物馆“野人文化”展区,背景为野人寻觅的介绍

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野人塑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野人之谜作为房县三张名片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野人传说一直在房县广为流传,经专家研究发现,最早发现野人的地方在房县的桥上乡(今为野人谷镇)。房县的4A级景区:野人洞和野人谷不仅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而且也是探寻野人踪迹的地方。

二、酋邦文明丰富多姿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七里河遗址出土文物

酋邦是早期人类社会进化新模式,考古研究表明,七里河遗址和计家咀遗址所呈现的文化面貌已经进入到酋邦文明阶段。在房县博物馆团队成员参观了七里河遗址和计家咀遗址。这些遗址的挖掘不仅填补了神农架这一大片区域内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也揭开了房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让后人领略到石家河文化、半坡文化、屈家岭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有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各类石器、有各类彩陶、陶塑及刻画符号等凝聚着古人智慧的器物,这些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姿。

三、诗经文化千古传唱

图为团队成员在尹吉甫塑像前交流诗经文化

图为“房县万人诵诗经”吉尼斯世界记录证书

图为国宝级文物——兮甲盘的仿制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朗朗上口的诗句,便出自于《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西周大夫尹吉甫便是地地道道的房县人。他的塑像屹立在博物馆内凝视着后人,墙上挂满了诗篇,那些跨越千年的诗句仿佛在我们的耳边回环流转,畅然不息。走进诗经文化陈列展,我们感受到了中华诗祖故里诗经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欣赏了国之重器——兮甲盘。

兮甲盘是尹吉甫的遗物,内底铸有铭文133字上面记述了尹吉甫奉天子之命,征伐猃狁,获得赫赫战功,受到了天子赏赐的故事。此盘对于研究西周的官制、战争,封赏、税赋、奴隶、贸易管理、文化及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我们只见到了兮甲盘的仿制品,但是它的历史价值还是惊叹到我们,让我们领略到了历史文化之美。

四、楚风汉韵交相辉映


图为楚风汉韵特色展区文物

房县地处鄂西北,历来有“秦陕咽喉,荆襄屏障”之称。秦汉大一统的文化风格,也在考古发现中得以凸显。以楚风汉韵为特色的出土遗物,构成了房县文物的主体,它们是战国秦汉时期房陵地区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直接证据。秦汉时期的弓弩、汉代的摇钱树和五铢钱、生动逼真的陶塑动物、精巧的铜镜让我们眼花缭乱,赞叹不已。

五、红色印记熠熠生辉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红色文化展区

逼真的人物模型,生动还原了战争时的激烈与悲壮。千里房县是湖北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以贺龙、柳直荀、邓中夏为领导的红三军在土地革命时期转战鄂西北,创立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房县群众运动风起云涌、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英勇的房县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观览红色历史文化,我们深受先烈们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感染,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献身民族伟业的民族责任感。革命前辈的伟大业绩,当常存青史,光耀千秋!

走完所有的展厅,我们不禁感叹房陵文化之博大精深!从远古文化到诗经文化再到红色文化,每一幕都令人难忘,让我们感受到丰富多彩房陵文化的魅力。